查看原文
其他

旅行时 我们为什么要拍下同一张照片

2016-10-09 中青报·中青在线 守候微光


《马尼龙关山顶的风景》( 蛋白银盐照片),1866

塞缪尔·伯恩  摄



文 | 刘立楠


我们已经很难想象这样的旅行:出发前,对目的地的景致一无所知。格雷厄姆·史密斯在《摄影与旅行》(中国摄影出版社,2016)中写道:在这个图像极度丰富的时代,原本是充满未知的旅行成为“再次目睹”,旅行变成去验证那些你早已熟知的风景。


图像会抑制我们的想象力,也可以激发我们的欲望:我们或许会因为某一张照片或某一部电影而计划一次旅行,产生某种执念(此生必去一次西藏云云)。景区和旅行社深谙此道,他们愿意花费高昂的代价刊登一张“完美”的风景照。





选自《阿彭斯》,瑞典斯德哥尔摩,2009

Walter Niedermayr  摄




选自《山上的雅努斯》,瑞士韦尔比耶,2016

朱岚清 摄



令人遗憾的是,当我们到达目的地时,发现现实与照片之间往往存在巨大的差距。相比专业摄影师拍摄的精美的照片,大众现在更愿意相信由“手机拍摄”的“不完美”的照片,这样的照片更符合我们对现实世界的认知:“完美”的东西并不存在。


这些流转在社交媒体上的“手机照片”,作者也许就是我们身边的亲朋好友,我们可以和他们交流、对话,这要比广告那种单薄而赤裸裸的说教可信得多。




选自《小世界》,希腊雅典卫城,1991

Martin Parr 摄


选自《小世界》, 美国亚利桑那州大峡谷,1994

 Martin Parr 摄



选自《小世界》,意大利比萨斜塔,1990

Martin Parr 摄



从柯达的“傻瓜相机”到手机摄影的出现,摄影的民主化时代似乎已经到来,但真的是这样吗?


手机摄影似乎把更多的主动权交到了大家的手里:不仅成本低廉,人人可以参与,而且各种各样的软件可以充分弥补拍摄技术的不足。尤其是自拍杆的出现,连那个帮你合影的“路人”都不需要了。


事实上,大家的照片越来越像,特别是旅行时拍摄的“游客照”,如同工业流水线上的产品。大家都知道“游客照”缺少个性,但仍不能免俗。瑞士视觉艺术家Corinne Vionnet创作了《Photo Opportunities》,她把社交网站上大众们分享的在世界著名景点留念的照片重叠起来,结果发现大家的照片几乎分毫不差,最终合成的效果仿佛是一张用慢门拍摄的照片。



选自《Photo Opportunities》,北京天安门

科琳娜·维奥内(Corinne Vionnet)



选自《Photo Opportunities》,伦敦大本钟

科琳娜·维奥内(Corinne Vionnet)



选自《Photo Opportunities》,埃及金字塔

科琳娜·维奥内(Corinne Vionnet)



今天,当我们用手机拍下一张照片时,绝不是为了印制出来挂在家里端详,而是为了通过互联网更快地实现分享,获得他人的回应。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旅行摄影(甚至包括其他类型的数字摄影)正在成为一种社交工具。这些“打卡式”的旅行照片作为虚拟货币流通于我们的生活中,构成我们的象征资本,获得点赞和回应才是我们的目的。


我们并非要批判游客照,值得反思的是:在摄影日益民主化的今天,我们是否会被社交需要和大众审美所裹挟,而丧失真正的自由。如果拍下的是同一张照片,那我们为什么还要按下快门。摄影在留存视觉证据的同时,是否也成为了我们用眼睛观察世界的障碍。





 —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 —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出品


本文未经授权不得使用

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如需授权,请长按或扫描下方二维码



 



点击以下 关键字 查看往期精彩内容


这片宁静的江水 曾被几万名年轻红军的鲜血染红 |

红军从这里走来 

血战湘江  我们也许并不了解的长征故事③ |

抱歉,你的照片很好,但很无聊 |

90后保姆的自白 钢城故事 |

习主席请留步  政协开幕,主席台上发生了什么 |

学摄影要不要去海外 |

中国青年报2015年度照片 |

贺延光的2015:摄影是记录,也是表达 |

【头版半月图】寻找全球好照片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耀邦百年 中青报老照片 |

青岛海鲜故事 | 国庆这些年 | 大阅兵探营 |

日本,在被谁绑架 | 你未必注意的阅兵细节 |

历史向东 摄影向西 中国青年报大理影展 |

用热血显影的抗战历史 | 通宵自习室的故事 |

中国青年报2015两会图片选 | “鬼子”在哪儿 |

国外报纸头版中的APEC | 上班下班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