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3个诀窍让你知道如何与孩子进行阅读互动

爱阅公益 2021-05-26

Tips


与孩子一起阅读图画书时,可否一边读一边提些问题。家长其实是希望能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帮助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拓展经验,然而又担心这样做会影响孩子阅读的兴趣。


其实,阅读不是一个孤立的过程。孩子已有的阅读经验、语言经验,以及生活经验都会影响到其对图画书的兴趣、对图画和文字的观察,以及对内容的理解与表达,针对阅读内容的适时提问与讨论都能有助于丰富儿童的经验。


不过要做到适时提问、提合适的问题,以及与孩子进行合适的相关共同活动并不容易,家长们可以从以下3 个方面进行尝试。


1读完之后可讨论


阅读过程中家长什么时候提问,提什么问题,都应该考虑当时孩子的状态。


如果家长向孩子提问,孩子却不回答或没反应,那么家长就要考虑到或许孩子更感兴趣的是听故事,不希望这个过程中断;


或许家长提出的问题对于孩子来说过于简单,孩子没兴趣回答;


或许家长提出的问题太难,孩子不知道怎么回答;这时家长就要减少提问或暂时不要提问。


等读完图画书后,家长可以再尝试提出一些问题,如果孩子愿意回答,那么便可与孩子继续讨论下去;如果孩子不愿意也不必勉强。


阅读后的讨论对帮助孩子理解阅读的内容、发展孩子的思维,以及培养孩子语言运用的能力都非常有好处,但并不代表每次和孩子读完图画书后都必须深入地讨论一番。如果孩子感到每次阅读图画书后都需要回答一大堆问题,那么也会失去持续阅读的兴趣。



进行阅读后的讨论,家长可以提些什么问题呢?简单梳理一下,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类问题。


(1)关于图画书内容


如主角是谁,角色有哪些,发生了什么事,原因是什么,结果是什么,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你从哪里看出来的等等。


(2)关于图画书知识


如这本书作者是谁,画家是谁,环衬上的图案是什么,在这本书里你有没有发现什么小秘密等等。


(3)关于孩子的感受


如你喜欢书中的哪个角色,如果你是这个角色你会怎么做,你喜欢这本书吗,为什么,书中哪个地方让你感动了等等。


(4)关于相关经验


如以前是不是也读过关于书中某个角色的书,那本书里讲了些什么,和这本书有什么不同,书中的事情如果在生活中发生应该怎么做等等。


家长可以在阅读完图画书之后,针对上述的四个方面与孩子进行讨论。


比如在读完《迟到的理由》这本图画书后,家长可以与孩子讨论这些问题:小猪怎么了?小猪编了些什么理由?它为什么要编这些理由?它最后怎么告诉老师的?老师批评它了吗?为什么?你喜欢小猪吗?为什么?如果你上学迟到你会怎么做?这本书的环衬上怎么有这么多小闹钟,你发现什么秘密了吗?这些小闹钟的形状像什么……



家长和孩子不需要在第一次阅读之后就讨论上述的所有问题,可以依据具体情况选择地讨论其中的某些问题,以能够保持孩子的兴趣为前提。孩子有兴趣则可以多讨论一会儿,孩子没兴趣则可以少讨论甚至不讨论。



2用不同方式说故事


不少家长希望在和孩子阅读完图画书之后,孩子能够复述书中的故事,这样家长可以了解孩子是否读懂了故事,还可以帮助孩子练习说故事的语言能力。


不过,不是所有的孩子都会如家长所愿,有些孩子会直接拒绝家长的要求;有些孩子装作没听见家长的要求,把书合上结束阅读活动;还有些孩子虽然复述了,却支支吾吾说不清楚。出现这些情况主要与孩子的兴趣、孩子对图画书内容的熟悉程度、孩子的语言和思维能力,以及孩子的记忆能力等有关系。


如果孩子喜欢讲故事,已经和父母反复阅读了图画书、对其中的内容非常熟悉,并且记住了图画书中的一些情节和语言,那么孩子很可能就愿意复述,反之则不然。连贯、完整地复述图画书中的故事对于3-6 岁的孩子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孩子需要理解故事发生、发展、结束的过程,需要掌握相关的词汇和语句,需要围绕中心内容、按照一定的顺序表达等等。


如果孩子觉得自己做不到这些,讲不好故事,那么他(她)很可能就不愿意复述。这个时候,家长也不必勉强孩子,而应该想想别的办法引发孩子的兴趣,或提供一些辅助的手段以降低复述的难度、帮助孩子进行回忆与联想。


比如前一部分中提到的亲子合作读图画书就是一种帮助孩子熟悉内容和语言、激发孩子讲故事兴趣的办法,孩子参与得越多,对图画书的内容和语言就越熟悉,也能记住更多的情节。


有时候,复述故事不一定要用口头语言说出来,也可以和孩子一起画画故事、演演故事。


有些孩子可能不擅长说,但是喜欢画,或是喜欢用肢体语言表演,那么家长不如依据孩子的特点,提供丰富的绘画材料、角色扮演的道具,鼓励孩子用自己喜欢和擅长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图画书内容的理解。


家长如果积极地参与,和孩子合作,孩子则一定会更加乐于表达。比如,家长和孩子一起读完《小蜡笔大罢工》后,不妨把家里的蜡笔都拿出来,与孩子一起来涂鸦。不用画得多像,也不用画得多美,想用什么颜色就用什么颜色,可以画黄色的太阳,也可以画橙色的太阳,可以画粉色的恐龙,也可以画绿色的海洋,甚至黑色的彩虹……也许什么话都不用说,孩子就能在与父母一起无所顾忌的涂鸦过程中感受到爱与勇气,而这正是书中通过小蜡笔们与邓肯之间的故事要传达给我们的情感。




3多体验真实世界


阅读带给孩子的是一种间接经验,为孩子创造了想象世界。


不过,艺术来源于生活,图画书中的角色、事物、事件都来自于作者对真实世界的认知与体验,即使是想象的故事,也遵从着真实世界的存在逻辑。


比如,《迟到的理由》这本图画书,作者姚佳说这故事的创作源于自己小时候迟到的经历。




再比如《西西》这本图画书,虽然文字作者萧袤说这个故事的构思来自于他的一个梦,然而图画作者李春苗和张彦红为了表现故事的情境到公园、街头巷尾、幼儿园进行了大量的写生。



还有《动物绝对不应该穿衣服》这本图画书,内容绝对是作者想象出来的,但其中的豪猪、骆驼、蛇、老鼠、绵羊、猪等各种动物形象绝对都是来自于真实世界。



孩子的生活经验会影响他们在阅读中的各种反应,如果孩子不熟悉图画书中的人物形象或事件,可能对图画书的内容就不太感兴趣或不容易理解。相反,如果孩子的相关生活经验丰富,则会对图画书非常感兴趣,并且容易理解。


从这一点来说,家长可以在生活中多带孩子进行各种生活体验,如多出去走走看看,参观动物园、植物园、博物馆,逛公园、商场、游乐场,看电影、儿童剧,听音乐会等等。这样孩子在阅读时就能够联想到生活中相关的经验,既帮助他们理解图画书内容,又能够有助于和家长深入讨论,增强对阅读的自信。


从另一方面来说,家长也可以在阅读前后依据图画书的内容带孩子进行针对性的生活体验。


如在阅读《妹妹的大南瓜》之前,可以带孩子到菜场买南瓜,回家后煮南瓜汤和孩子一起品尝,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带孩子到农场看看种在地里的南瓜和秧苗。那么家长再读这本书给孩子听时,孩子便更容易联想到生活中南瓜地里的场景,回味南瓜汤的美味,从而更好地感受到妹妹种出大南瓜的喜悦,以及全家人在一起其乐融融的快乐心情。



又如家长和孩子读过《我爱你》这本图画书后,不妨在生活中经常和孩子一起说说“我爱你,小路”“我爱你, 小树”“我爱你,小花”“我爱你,小草”“我爱你,我的家”“我爱你,爸爸”“我爱你,妈妈”“我爱你,宝贝”。在温暖的拥抱和真挚的表达中,家长和孩子一定能感受到浓浓的爱,一定会更喜欢可爱的小獾。



本文选自《点亮人生 3-6岁儿童早期阅读与教育》




听故事、找图书、免费领取阅读包、就下载“阅芽计划”APP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