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惊艳花城的“超级车站”,背后有满满的“华工智慧”




12月26日,全国具有代表性的站城融合大型综合交通枢纽、面积相当于4个广州南站的“超级车站”——广州白云站投入运营。作为设计单位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首席总建筑师何镜堂,教授级高工蒋涛受邀参加开通仪式;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师吴晓峰、汤晔乘坐了白云站首发列车。




按照“轨道上的大湾区”建设理念,广州白云站将打造成为世界级现代综合交通枢纽特大型火车站,串联起京广高铁、京广铁路、广梅汕铁路、广茂铁路等多条铁路干线,进一步完善粤港澳大湾区轨道交通体系。


同时,广州白云站以“云山珠水、盛世花开”为设计理念,融入独具特色的岭南文化元素,着力塑造标志性城市形象,为花城广州再添一座城市新地标。

作为“在穗主要高校总体支撑指数排行榜”

连续第一的高校

对于广州白云站这一“家门口”的超级工程

从设计到建设

从技术攻关到专著编写

华南理工大学多支团队深度参与

面向重大战略展示“华工智慧”


华工设计再惊艳


广州白云站将铁路站房、站场上盖开发、城市交通配套设施、站房周边城市开发融为一体,形成以铁路客站为核心的复合型综合枢纽,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首席总建筑师何镜堂领衔该院设计团队,与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株式会社日建设计、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联合体共同设计


何镜堂、蒋涛在白云站内合影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团队由何镜堂、蒋涛总负责,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空调、智能化、绿建、节能、BIM等多个专业50余位专家参与。



华工设计院团队在何镜堂院士“两观三性”的设计理念指导下,与联合体单位一起秉承“云山珠水、盛世花开”的设计构思,中间以铁路高架站厅灵动的光影效果隐喻奔流不息的珠江水,南北高低错落的站城一体开发致敬延绵起伏的白云山,东西创新设计的车站遮阳主立面造型宛如盛开的木棉花,共同打造出富有岭南特色的粤港澳大湾区铁路一体化现代综合交通枢纽


白云站总体实景鸟瞰图


设计亮点和技术创新都有哪些

小编就来带你逐个数




“云山珠水、盛世花开”的设计理念从总体规划到建筑及室内设计一以贯之,结合绿色建筑设计打造富有岭南特色的铁路交通综合体,形象鲜明深入人心


高架候车厅



应对广州春运要求,以“可伸缩的车站,会呼吸的广场”,创造全路第一个铁路上盖兼顾候车与城市休闲的绿色广场,充分体现出站城一体的设计韧性




创新四角进站交通模式,方便旅客到达换乘


四角进站厅


东西光谷贯通高架候车厅与负一层出站城市通廊与地铁,结合绿植与骑楼街、雨打芭蕉等岭南符号,打造富有广府特色的广州“城市客厅”


东光谷


西光谷


在轨道上建设盖板,“造地”7.1万平米,创新应用全框支转换框剪结构规范,打造中国铁路第一个轨道正上方高层高密度开发项目


北侧盖上开发及周边物业效果图



交通分层立体分流,正负十米为铁路高架候车层与地下出站层实现旅客同层换乘,最大程度方便旅客出行;十六米标高以上为物业开发,其首层为联通车站与周围盖上开发的”城市环“,串联上盖开发、开放广场与车站,打造交通便捷充满活力的城市空间。




打造绿色车站,站房屋面设光伏发电板,年平均发电量245万千瓦时,结合精细化的绿建设计打造最高标准的国家绿色三星建筑



屋顶光伏




华工技术再创新




站房主体及上盖开发的结构设计



土木与交通学院凌育洪教授和周靖高工,作为站房主体及上盖开发项目结构专业负责人,与陈庆军教授,博士研究生吴景壮、胥竟航、吴剑锋、张浩鹏,以及工程师陈汉阳等人组成研究团队,参与广州白云站站房主体和上盖开发的结构设计,主要包括地基基础、地下室底板、竖向构件、出站夹层、承轨层东西光谷范围、高架层东西光谷范围、高架夹层、上盖开发建筑结构的研究和设计。研究团队理论联系实际,应用自有多项专利技术,突破现有规范的技术方法,在结构整体布局、局部构造、计算分析、施工安装等方面取得了系列创新成果,获得业主方广铁集团、施工方中铁建工的高度认可。


团队对预应力抗拔桩和地下室底板的优化设计、承轨层叠合柱的优化设计、端承式叠合柱柱脚节点的优化设计、东西光谷方钢管混凝土柱及节点的优化设计、铁路东转换层结构设计等环节进行创新研究、方案优化,不仅缩短了工期,而且减少了用钢量,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在全框支转换上盖开发建筑结构设计研究中,研究团队提出依据广东省高规,采用“两阶段、两水准”的性能设计方法进行设计;上盖物业开发中应用了全框支剪力墙结构体系,运用多种转换形式,实现盖上结构的灵活布置;盖板层梁柱节点采用新型钢筋混凝土梁-圆钢管混凝土柱节点,增设插筋、外环板和加劲牛腿,有效保障框支梁端不平衡弯剪向框支柱传递,解决了节点复杂带来的系列难题。



外覆高延性多功能涂层的钢管混凝土柱耐火耐侯性能提升技术



土木与交通学院、亚热带建筑与城市科学全国重点实验室熊焱副教授团队,研发了高延性防火防腐一体化防护技术应用于广州白云站钢管混凝土柱耐火耐侯性能提升,该技术可解决传统防护技术耐久性不佳和使用寿命有限等突出问题。团队还对白云站站房B区和C区10米标高最不利工况的钢管混凝土柱外覆高延性多功能涂层技术提升,开展研究并提供优化咨询,完成科研报告1份,授权发明专利1项,发表SCI论文2篇,获批厅局级科研项目1项、国家级科研项目1项。



超大超深基坑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广州白云站属于岩溶强发育地质条件,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岩土工程团队莫海鸿教授、刘叔灼副教授、陈俊生副教授,以及现已毕业的四位硕士研究生——李伟、邱钟宏、郭子健、谭宜玮,开展岩溶强发育复杂地质条件下超大超深基坑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在关于岩溶地区基坑施工影响区域的物探方法研究中,团队提出一种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快速精确获取探测岩溶的体积信息的测量方法,该方法可以短时间、高精度地获取体积信息,正确指导施工。


在关于基坑爆破开挖对地层扰动范围研究中,团队基于爆破振动监测,研究了城市岩溶地区深基坑爆破开挖对周边环境及溶洞稳定性的影响,探究了该场地的峰值振动速度衰减规律,为爆破施工控制提供了数据支持。


该项目施工爆破产生的振动,会不会对京广铁路的安全运营造成影响?团队对邻近京广铁路及基坑支护结构的爆破振动速度的衰减规律及振动频率的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通过数据分析,得出了“不会影响安全运营”的结论。


团队还开展了白云站深大基坑长板支撑温差变形控制研究,为基坑安全技术及施工控制提供了技术支持,以及岩溶地层数字化建模应用研究,最终完成科研报告1份,申报发明专利1项,发表相关论文5篇。



参与技术专著编写

土木与交通学院张扬冰副教授作为主要负责人,与中铁建工集团、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站房建设指挥部合作,参与了广州白云站技术专著的编写。专著整理提炼了白云站如何运用“站城融合”理念和“三化”(工业化、数字化与绿色化)技术创新,成功迎接了巨大的建设量、极高的项目期望以及所在地复杂的社会自然环境所带来的诸多挑战,为未来综合交通枢纽项目的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技术参考。




坚守科技报国初心

勇担强国建设使命

融入发展促发展

为华工智慧与贡献点赞!


华南理工大学 学生记者团

图:富嘉俊 建筑设计研究院 土木与交通学院

文:建筑设计研究院 土木与交通学院

微信编辑:鲍恩

初审:鲍恩

二审:卢庆雷

终审:邹浩


华工原创,版权所有

若需转载,敬请联络

邮箱:hgxcb@scut.edu.cn


考试季,“好累”还是“好嘞”?

点赞!华南理工这项工作再获肯定!

官方“钓鱼”!您“上钩”了吗?

华南理工,暖!

“分享”“点赞”“在看”,记得一键三连哦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