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很“忙”的4年后,她全奖拿下留美offer


许淑瑜

新西兰UW学院金融学2023届毕业生


  • 曾获第八届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家三等奖 

  • “六百光年杯”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国家三等奖

  •  “杭州银行杯”第五届、第七届浙江省大学生金融创新大赛省二等奖

  • 2022年浙江省第十三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省三等奖

  • 浙江省政府奖学金

  • 1项实用新型发明专利,1篇部级期刊发表,一篇国际核心期刊发表

  • 曾于杭州银行实习


  • 毕业去向:美国塔夫茨大学(全奖)攻读硕士学位


她的大学四年很“忙”,在日常学业之余,有竞赛、论文、学生组织与社团、校园活动……几乎没什么空闲。


她的大学四年也很充实,在英文浸润的中外合作办学环境里,遇良师、得良友,竞赛获奖、论文发表……最终拿下留美全奖offer,即将奔赴下一场旅程。


以下,是她和我们的分享——




初入校园的“玩”

犹记得刚刚进入大学的时候,我满脑子都沉浸在“大学就可以尽情玩了”这一悠久的“骗局”中。所以我来上学时,连只笔都没带,电脑里也是下满了游戏。也因此,我大一这一年参加了各种社团组织,辩论队、团学联、学生会、动漫社、翻译工作坊、太极拳……大概就是满脑子玩,最终也从“唐学元精英奖学金”获得者,变成了不懂金融和经济学是用来做什么的“经典门外汉”。


我想我代表了这一时期很多人的状态——上学前对未来是缺乏规划的,所以我认为这不至于让人沮丧焦虑。恰恰相反的是,我认为在这段时间里的忙碌经历反而充实了我的眼界,让我成为了一个积极外向的人,帮助我对未来职业规划进行思考,逐渐形成了我想要成为大学老师的梦想。



实践中学到的真知

梦想有了,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办法。


我最初开始真正“正视”自己学习的专业是在通过投递简历获得杭州银行的实习机会后。当工作真正落在身上的时候,就明白专业知识的实际含义了。之后大学的每个暑假,我都在这家银行中的不同部门实习,这也帮助我熟悉了传统金融机构,平时无论是做业务还是做新的理财产品,大家都让我参与其中,他们很乐于“带小妹妹开开眼界”,我在这个过程中也结交了很多同事、朋友。



光靠读书、背书、考试,谁都不知道自己掌握程度怎么样。对我来说,只有在进行个人作业、小组作业、项目课题、学科竞赛的过程中,才能发现自己在专业学习上的长处与短处。



学习建议

所以我建议首先需要保持良好的学业成绩。掌握好专业课知识,当具有一定水平的时候,老师就会来邀请自己做一些课题项目。而这些专业知识也会在这个过程中融会贯通,成为思考事物的本能。


我刚开始只是参与到了汪涛老师的课题组里进行锻炼,希望获得更多的专业知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在项目组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并参与到了各种竞赛中去。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当然加入老师的课题组不是唯一的途径,也可以通过咨询学长学姐、班助、老师取得帮助。所以有个点很重要,就是积极,至少得愿意表现自己、或者敢于尝试,带着诚意多问,才有机会。


在我们的校园里,时刻都是机遇。


(和团队一起准备国创)


在做这些课题的过程里,竞赛成果、期刊发表以及发明专利都是伴随着产生的。相当于在做一个项目,在主要目标达成的时候,也会伴有很多产出。


当然,准备竞赛的过程是充实和“痛苦”并存的,我们从书本上学到的知识是不够的,所以好消息是学了以后没有老师来考核,坏消息是学了以后得马上用起来,并且还得用得精妙。


比如说做财报或者投资的时候,要清楚明白现在市场上的风投公司实际上只给100万、200万的固定值;要清楚员工的五险一金与水电核定;比如探索市场时,要把竞争对手公司和他们的产品资料“扒”得一干二净,熟悉得像是自己的东西一样。



或许很多年后我都会一直记得2022年的4月,那个月我为了国创的项目“济沧海——海滩湿地智能环卫清洁开创者”疯狂学习。一个月31天,我的手机记录了21个城院的日出,它们也见证了我们与项目的共同成长。该项目也获得了3个国家级奖项、2个核心期刊发表以及21个专利产出。



良师益友

我能获得今天的一些成绩,和老师们的帮助分不开,他们在帮助我们成长上是完全不留余力的。大学是一个很能打磨自己的平台,我们的老师都会为学生的未来努力铺路——


在学术研究方面,Sultan对我的研究方向、研究内容以及数据处理都指导了很多内容,帮助我学习怎么向优秀文献学习,怎么去挖掘前沿学术问题;在课题研究中,邱祁老师陪着我们学术一起熬夜干活,想办法提升作品质量;在项目落地方面,商学院和外国语学院的太多老师都帮忙联系过很多优秀的人才,也在对接企业方面给出了很多实际的指导;在后勤方面,很多办公室老师都在帮忙运作,方便我们有更多的精力放在项目本身上。我记得张舒然老师任命我成为翻译工作坊的社长,给了我很多锻炼英语、待人接物、组织活动的机会。我记得同学们愿意让我成为“优秀学长”,感觉到了大家的热情与喜爱,也提升了我的责任感。


同时,我们UW学院金融专业本身不论是从排课时间还是学习内容上来说确实更适合出国读研。首先英语授课环境让我的口语“贼棒”;其次,常年和外教接触,我对国外的教学模式与和教授相处方式都很有经验了;最后是双学位确实很“香”,特别是里面有一个我喜欢的经济学。


大学时候的每一刻仿佛都历历在目,大家在一起努力的日子也让我庆幸不虚此行。


近来,我也逐渐与即将前往的塔夫茨大学(Tufts University)的其他同学碰面,其中不乏本科是北大数学、人大财管的学子。我一方面紧张焦虑会竞争不过这些“卷王”,一方面也高兴着能在硕士阶段和这些人站在新的同一起跑线。而我的导师Sultan和何敏院长也一直在宽慰着我,并乐于在我毕业后继续做我的良师益友。



我一直认为,人生或者职业规划不一定是要求自己变成“卷王”。我也偶尔会打游戏、爬山、跳舞来放松自己。其它时候,我向着自己设定的目标走在自己的路上,做自己的追梦人。


再回首,本科生活已经告一段落,此去今年,也有漫漫无眠夜,万千崎岖路。愿诸君所求皆如愿,所行化坦途,多喜乐,长安宁。




今日编辑 | 刘若桐

责任编辑 | 方丝佳

审      核|王柳映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