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疫情里的十四天,我们逐渐成型了一个自助助人的社区网络

何嘉 大鱼营造 2021-01-17


1月19日,团队的小伙伴们刚刚彼此告别,我带着儿子回到大连老家。紧接着,突然席卷全国的新冠肺炎疫情就占据了我的几乎所有信息来源。从一开始觉得不敢相信,到受到各方面真实的冲击,再到大家共同意识到疫情变成了一场持久战,不仅是公共卫生事件,而是全面影响社会经济与社会治理的「灰犀牛」直接撞了上来。

 

我们看见以下几点:

首先:以疫情产生的全面影响下,民间的内生行动是关键的。

 

正月初,我主动去问候一些街道的合作伙伴,过程中不断得到一个又一个确认,「压力真的很大」。所有的工作重心全面向防疫转移,但社区里还有很多其他人群的需求,就不可能一一顾及,首要的就是狙击疫情这一件事儿。

 

在新华路街坊群里,咖啡馆 1900 Loft 的钱老板把装修时囤积的口罩拿出来捐赠给群里需要的街坊,但是一个人根本不够。一直投身公益的街坊张老师找来口罩资源,在社区里及时发起了团购,社区党建中心、还有几家社区商户都帮忙组织分发。


      
▲1900 Loft 免费派发的口罩


除了医防物资,因疫情还催生出太多细分群体的痛点需求,也需要被看到、被共情、被支持。这时其实只能依靠社会力量。在全国性的一个社区营造交流群里,我跟阿甘老师(吴楠)都认同:如果一个社区有过一定的社区营造的基础,保有人与人关系的网络,那么这样的社区更能在面对重大挑战时发挥作用。而人际沙化或一贯依赖于行政补贴的社区,在疫情中基本也很难产生内生的应对能力。

 

然而:传统的做法很多都失效了。

 

在这样一个大尺度、覆盖全国的公共事件里,社区最为社会治理的最小单元,正是需要产生关键作用的时候。可除了排查防疫外,疫情将家庭、个体隔绝成一个个的「孤岛」。社区营造倡导的共益、共享、共同缔造,但大量的依赖于线下,甚至非常「看起来笨但很有效」的似慢实快的做法。而现在,这些传统做法大多真的「有力无处使」了—— 当人与人的物理连接被限制,社区自下而上的力量还能做些什么呢?

 

这就是一个极致的「VUCA」状态(易变、不确定、复杂、模糊的系统性挑战),这也是我们需要主动去拥抱、响应,并且号召大家协力破局的挑战。

 

在我们其他相关领域的伙伴里,媒体与社群是最早最快行动起来的,澎湃新闻几乎最早的传来的一线的让人信服的采访。Bottledream 迅速搭建起来了社会创新领域里的美好行动志愿平台。


▲点击图片,跳转美好行动平台


Workface 的老潘迅速发动全国的社群,号召在各地成立1/8小组,非常早地开展起抗疫的志愿行动。从这些伙伴带来的鼓舞中,我们看到一些启示: 「在共克时艰的共同使命下,系统且分布式的组织、开放且共创的协作、敏捷且真实的行动。

 

这不正是我们所畅想的未来吗?所以我写下这样的愿景:「愿我们的城市经历完一场大病,不是变的更加脆弱,而会应为社会生态的进化而更加健康与永续。」

 

大鱼的核心伙伴们在过年期间萌生了行动的念头,在2月3日正式线上开工,2月4日晚,我们正式面向全网发出了「社区防疫互助网络」计划(Community Anti-coronavirus Network,简称 CAN )。



我们提出的意向是「让孤岛重新相连」,我们思考在肉身被隔离/生活圈被局限在社区的情况下,人与人如何重建连接,形成组织化,并互助协作。我们希望能够摸索一种基于真实社区需求,能够真正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学习、共益共享的社群互助网络。

       ▲大鱼团队的在线开会日常     

 

除了大鱼的好伙伴 AssBook设计食堂,我们还邀请了一位有着13年体验设计经验的「产品总监」朱丹加入了联合执行团队。应对新的VUCA状态,我们需要大量面向真实需求,研发共创的新的「项目设计」,或许产出「锦囊」,或许产出「行动」,但我们都需要在「系统」与「敏捷」的两种思维下,以产品逻辑去开展工作一方面在我们自己的社区行动,同时支持更多的社区去建立他们的在地社区网络。

 

自2月4日至2月11日一周时间,已累积超过220人报名加入了这个线上协作网络。

 

志愿者的身份包括:一线社会工作者、社区营造师、服务设计师、建筑师、平面设计师、IT领域、教育、媒体、心理学、大学老师等等。

      

  ▲CAN网络各圈层的协作关系


这个超过两百人的社群,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聚集起来,有着两个关键的锚点,一个是基于社区互助这个共同的立足点,另一个则是共克疫情难关这个万众一心,命运与共的使命。


挑战在于它必然是去中心化的,极易是松散的。我们希望这个社群的行动,一方面是来自社区真实细分群体需求的,另一方面是契合社区互助网络成员内心使命的。


所以我们没有按照我们关注的项目来分组,而是这个社群能不断的衍生出新的项目,有更多内生的课题,并通过来自社区真实群体或一线践行者的需求,研发共创,形成行动初步提案,交由践行者实验测试,再返回给产品组进行产品优化打磨——形成工具包支持更多的创新,这是一个以行动和产品为导向的组织形式。


  ▲CAN网络从链接到产出工具包的流程


所以一开始就借助「合弄制」的管理机制,设计了契合产品研发逻辑的五个开放式圈层:


1)A 链接圈:对内——基于已有的身边社区或线上社群,动员组织与发现需求;对外——链接外部防疫相关资源、专业服务提供者,形成资源互通与在地化。

2)B 研发圈:针对社区中的各细分群体展开访谈、调研,让更多群体的真实需求、痛点被看到,产出调研访谈内容,形成课题,尝试促成跨专业组圈,形成行动提案。

3)C 践行圈:将研发后的行动提案与社区对接,协动社区内生力量,展开社区的互助行动。

4)D 产品圈:及时汇集信息,将经验做法形成可不断迭代增长的工具包“社区防疫互助锦囊”,让行动经验的传播实用化、轻松化、可视化。

5)E 内容圈:在共创的过程中不断向公众传播信息,分享经验。

 

为了让每个参与者能够找到自己的角色,积极入圈,让社群有机成长。我们引入了「/me」,基于合弄制圈层的线上组织工具,让共创者可以轻松了解组织架构。

 

        

  ▲/me APP 中建立的CAN圈层关系图

 

同时,为了助力圈层与圈层之间的协作,能够形成跨圈沟通我们还设置了跨圈的链接角色,设置一日一议,圈子日报等自组织管理形式。

 

在「社区防疫互助网络」成型的第二周,已经内生出许多小组开始了行动。

 

目前已经上线的产品包括:

目前正在测试中的行动包括:

目前正在研发中的产品包括:

  • 「春天见」反歧视传播

  • 社区小商业自救锦囊

  • 疫情期返工锦囊小组

  • 「社区妈妈心理辅导指南」研发小组

目前正在调研并寻找切入点的产品:

  • 社区工作者服务流程与压力缓解命题小组

  • 社区老人服务命题小组

 

还有很多的课题正在不断形成中。

 

我们希望产出的所有课题都是真实的、动态的、接地气的。同时又是不过分沉重的,轻松的,实用的,有温度的。我们希望产品产出,能够唤起人们重新连接,开放共享的精神,容易参与。


这个「社区防疫互助网络」CAN计划未来会怎样呢?


我们期待它是,它也应当是持续开源的、共创的。我们预计:


近期,(2月-4月底)以共克时艰为社群共同的使命,让孤岛重新相连。连接社区中的人与人,连接社区与社区,联合多专业的智慧与共创,让社区中的更多细分场景、细分人群、细分需求被提出,并组队、形成提案,再进一步联成系统。越来越多的提案将形成工具包化。我们称之为「社区防疫互助锦囊」,将经验与知识传播出去,能够支持更多的社区自建基于其社区状态的互助支持网络。

 

远期,(5月以后):形成一个基于社区的可持续互助网络。在这个网络中,蕴含着一套自组织的机制。从有伙伴关注的课题提出到组成小组调研共创,产生行动,形成一套被验证的流程。在开放性与规则并存的情况下,能够更好的响应未来无论是安定事情或是遇到挑战时期的各种复杂情况。

 

我们面向全网、社会开放欢迎更多的共建方的加入,共同支持CAN计划。


目前我们有这四种类型的共建方:

  • 平台共建方 | 共同参与整体行动组织与平台搭建

  • 践行共建方 | 在行动中展开紧密的互助协作

  • 技术共建方 | 在组织化与产品化中提供关键技术支持

  • 内容共建方 | 共同向公众传播行动的故事与经验


*如果你希望成为CAN计划的平台/践行/技术/内容共建方,请添加何嘉的微信(13816980653),并在添加好友时注明CAN共建方。


社区互助防疫计划 CAN

平台共建方

AssBook设计食堂、禾平台、99分局、BottleDream

践行共建方

心橙树、未爱教育、那什么实验创作小组(so what original)

技术共建方

玛曲信息科技、Slashme、一起开工

内容共建方

澎湃市政厅、芽木科技、公益大爆炸

(共建方名单持续更新中)


作者 | 何嘉
编辑 | 或或
头图 | 蚊大

愿我们的城市经历完一场大病,不是变的更加脆弱,而会因为社会生态的进化而更加健康与永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