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与其去限制孩子看电视,不如养成这五种玩耍习惯

晨宁Chenning 晨宁的 2022-07-20


给大家在美国幼教年会发来电报。昨天听了四五个研讨会,在《The Wisdom and practice of self active play education》的研讨会上,每一个讨论桌都堆积着各式各样的回收“垃圾”,看上去不起眼的零件,实则有数以千记的开放性玩法。


大家看过我们玩过的亲子游戏就知道,开放性零碎的物件是我们用的最多的玩具,虽然收纳和分类管理是硬伤,仍然不能阻止我们对这种开放性的喜爱。在教授让我们“玩”的15分钟里,会场鸦雀无声每个大人都在埋头苦干,我搭了一个小房子,同桌的幼儿老师们搭了帽子,火箭,高塔.....都像着了魔。会议给大人这样玩,自有他的考量:


我的感受是,自主玩耍时带入感极强。在这个过程中,我忘掉了这个日程塞得满当当的会议,也放弃了这么花时间值得不值得的想法。唯一知道的就是,因为自己对零碎物件的喜爱,当沉浸其中时,充实和安静会带领我进入了心流时间。



教授说,作为父母,我们都要意识地去创造这种不被打扰的玩耍空间,孩子才能有自己的心流,这才能促进认知能力的不断进阶。


自由的玩太重要了!


具体内容我以后再展开说,但是对于自由玩,我写过很多篇文章,今天把一篇旧文拿出来重温一下。





最近我的朋友问我,哥倆接触电子产品的时间和内容是怎么样的?


细细想想,他们除了看纪录片,周末每天半个小时的Paw Patrol,其他时间都忙着玩呢。我朋友特别吃惊,她在苦恼孩子爱看电视之余,又想让我分享分享怎么能“忙着玩”。


其实电子产品并不是洪水猛兽,毕竟市面上有那么多好的教育类资源,只要依照年龄规定好内容和时间,不取舍其他活动的前提下看一会会儿是无所谓的。不过我对哥倆使用电子产品还是很较真,我的执念就是,与其去限制他们的视频时间,不如保证他们有足够的“不插电”时间。


就像我们每天摄入的健康饮食一样,如果我们摄取更多蔬菜和水果,那么自然而然就会少吃高热量的零食。当孩子们能每天沉浸在不插电的活动中时,那些过度使用电子产品的行为就会改善。与其去规定他们什么不能做,不如告诉他们什么是能做的。


所以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翻了很多篇早期教育和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报告,他们的共同点就是让孩子玩,尽情得玩!就像蒙特梭利说的,玩就是孩子的工作,孩子需要很多很多的玩才能建立自己和世界的关系。研究报告指出,根据2-10岁儿童的发展规律,这五种是玩的正确打开方式: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到文末找参考文献哦~)

  1. 玩需要建立亲子关系 

  2. 玩需要自娱自乐

  3. 玩需要到户外

  4. 玩需要独立完成工作

  5. 玩也需要安静


这五种方法说到底就是一种习惯。


如果你能优先这些玩的方式,并确保电子产品不会占用这些玩的时间,慢慢地你会发现自己不再跟他们的视频时间较劲了。



1. 玩需要建立亲子关系 


大家应该对西尔斯的亲密育儿法都不陌生,虽说近年来这个理论在反对睡眠训练、多抱和纯母乳喂养上产生了很多争议,撇去对妈妈劳累程度不说,还是不可否认,亲密是奠定了亲子关系的纽带。


当宝宝还在我们肚子里的时候我们和他是一种本能的链接,他能隔着羊水感受到心跳和呼吸。


在刚刚出生,我们亲喂母乳,及时安抚和照顾都是在加深亲密的关系。


在出生后的头三年里,有很多看不见的认知能力都在悄悄得成长,如果我们没有一定时间的相处,便不能理解他们的能力和认知水平,以致于对于他们很多拧巴行为不知所措。


在学龄前的这几年,如果能给孩子一个空间,跟随着他们的脚步,相信他们通过自己的能力去独立完成事情,给予足够的关注和时间让他们去试错,互相依靠着心理上的依赖而建立亲密的关系



在忙完了一整天只有短短的一段相处时光,你会想干点什么,玩个桌游?读绘本?搭个积木?很多时候,其实孩子渴望的亲子链接,是我们可以坐在他旁边看他当下在干的事情,或者在一起疯玩一会儿,不需要带着任何功力心去做任何“教”的事情,也不去干涉他们的选择,就是充分的享受那个当下,和他在一起就好

 

这时他们感受到的是“我能被看到”,“我能被信任”,同时活在当下也是对心智的考验。这时不妨试试关掉电视,将手机静音,你会发现活在当下是很容易的。


家庭是孩子接触的第一个小社会,也是他们上的第一门社交课,无论家里是多子女还是独生,我们在互相的沟通中传递的信息都是,人和人的交往是需要互相关注,尊重和信任的在此基础上我们才有彼此的信赖。在管教方面,我们的思维模式就更容易地变成他的思维模式,将来的一切的约束也会更加容易。


科学研究证明,孩子的行为、情绪,甚至日后的学业成绩,都是和我们在幼年时花多少时间和精力成正比的 。


去年夏天,我的妈妈徘徊在癌症晚期的临终阶段,于是我担起了上有老下有小一地鸡毛的琐碎,在伤痛不已和身心疲惫之下就把大部分照顾孩子的任务外包给了阿姨、亲戚和夏令营,能保证的只有每晚十几分钟的亲子时光。那时,每当有闲下来的功夫也想自己呆一呆,真的是孩子都不想管了。


那是我和孩子断连的一个月,结果就是,他们在我面前哭闹多了,而我更是把握不了他们的感受和行为背后的原因。后来,我会和他们谈心,让他们慢慢的面对和理解这一段生死离别,我说“妈妈疏远了你们是因为现在的阿婆更需要妈妈,未来的日子阿婆的日子就是以天计算了,所以妈妈很想珍惜和她在一起的时光,妈妈很快就会回到你们的身边的。”


孩子们似懂非懂。


亲子关系需要付出,很多时候,时间花在哪里和没花在哪里,都是看得见的。

 


2.     玩需要自娱自乐

 

现在的孩子,自娱自乐的时间越来越少,因为我们会控制欲太强,还有过度安排的兴趣班,另外电子产品和社交媒体也都占用了自由支配的时光。孩子长期在这种“被规划”的生活下,很难明白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么,他们会因为无法掌控自己的生活而产生无力感,于是各种问题都在行为上都会爆发出来,严重一点,会有抑郁,无助,恐社交,肥胖和缺乏自信。

 

自娱自乐是提高认知水平的一大要素,在自发的游戏中,他们需要把不相关的一系列事物联系起来,例如角色扮演游戏,脏玩,搭积木,或者孩子自发创造的游戏。


我们都知道,孩子是自带游戏力的,他们最好的学习方式就是在“玩中学”,有时,也是不需要大人参与的。这时我们什么都不需要做,就把时间和空间留给他们,就足矣。

 

哥倆从小都是我自己带,没有办法做到一天都晚抱在身上,在有意无意间他们就多了很多自己趴在地上的时间。在哥倆的爬行阶段,我事先趴下来站在他们的角度将家里的隐患全部消灭,围栏都撤了,他们想去哪儿就去哪儿。


直到如今,有了受蒙特梭利理念启发布置的游戏区,再加上兄弟倆的互相陪伴,他们自娱自乐的时间也越来越多了。




3.     玩需要到户外

 

说到自我娱乐,肯定少不了到户外接触大自然。大自然缺失是现代人的通病,由于低刺激性的本质,大自然其实在很多人眼里看来是很无聊的。我们总会去追求高刺激水平的事情,例如去使用电子产品,阅读没有营养的内容,看电视,吃零食,这些事情让我们的大脑处于一种高度兴奋,于是就会不停得用更兴奋的事情来代替这个内容。而往往只有低刺激水平的东西才能真正滋养我们的身体和大脑。


户外运动少,执行力下降

执行力(Executive function),是一套系统工程,也是一个向往完成任务的心智,我们用它来设定目标,计划和管理我们的时间和知识,直到最后完成任务。


我们大人经常忙于时间管理,知识管理,但是缺乏了执行力,那么管理的效果就不那么近人意了。有些学龄后的孩子很聪明有天赋,但是无法独立完成作业,注意力无法集中,记忆力不好,不能坚持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往往原因都是执行力欠缺。小时候没有玩充分的缺陷,就需要日后的游戏治疗去矫正。


童年是是执行力的重要的养成阶段,如果我们能给予足够的空间去滋养它的成长,那么执行力在日后就会成型。但是我们怎么去培养孩子的执行力呢,就是玩!家里玩不下去了,就去户外玩。


户外运动少,创造力下降


在过去的20年间,一项跟踪研究报告发现在27万个美国家庭5-12岁的研究对象中,这些孩子的创造力有明显得下降。主要原因来自于学校对于学业成绩和户外玩耍的权衡,两利相权取其重,于是户外玩耍就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我们的老观念总会认为学业成绩比创造力重要,要玩也要玩一些看得见的东西,例如数数,认颜色,画画才算,却忽略了这些东西都需要架构在思维模式之上。培养创造力并不是让他们学会画画,而是在培养的过程种让他们发现自己的想法,看到世界万物各式各样的联系,和无限的解决办法。


户外运动有利于提高学习能力

现在的孩子,在家里有父母在控制,在学校有老师在控制,只有户外的环境才能体验到自由的感觉。正是因为这样的属性,孩子们可以自己决定怎么学和学什么,让他们明白在有些环境是自己是可以做主的。也正因为这个环境没有我们的干涉,他们才能遇到问题自己想办法解决,调整方法,去成就自己想要的样子。有一次我们带哥倆来树林玩,他倆想把一根粗壮的树枝带回家,可惜太重,于是他倆齐心合力把树枝解体,最后抱着一把树枝离开树林。


把大自然作为一个场景去学习,孩子们都会自带玩法,因为儿童是天生的感官学习者,他们会很自然地被树丛里里鸟叫的声音,花的香味,地上的树叶和石头吸引。如果只是凭借纪录片和绘本而没有真正观察过蚂蚁,他怎么知道蚂蚁运食物回家是那么浩大且耗时的过程呢?如果只是凭借父母和老师问的问题去求解,那他怎么能知道自己了解什么,不了解什么呢?



也许你会问了,“我没有什么大自然的知识,孩子问的问题我答不上来怎么办?”孩子有了这样的问题,我们才更应该带着他投身大自然去找答案。


有没有知识不重要,能充分置身在大自然,挖泥土,捡树叶,寻找自己好奇的东西,带着孩子一起探索,从而找到他好奇的东西,才是目的所在。正是因为我们不知道答案,才让这个问题变成一个我们和孩子共同成长的机会,例如到图书馆去找相关的书籍,上网搜相关的视频。这一切的一切,才是兴趣的开始。


在孩子的幼年还不懂得学习方法的时候,如果我们能够引导他们对路子地学,那么带着兴趣地学习热情是不是会更高涨呢?


4.     玩需要独立完成工作

 

这种玩是孩子可以自己完成的活动,是成就感的来源。这些活动包括做家务,或者完成一系列有始有终的工作方式。好比说在蒙特梭利有准备的环境中,孩子们把每个托盘拿到桌面上,研究摆弄,之后再放回去。这些对熟悉事物的操控,都会让他们有一种“我能改变生活”的力量,这些行为都能让孩子有更高的自尊心,更负责任,能更好得延迟满足,并且拥有更好的学业成绩。


如果孩子还没有到能独立完成活动的年龄,我们可以亲自示范。巧虎视频里有很多养成习惯和生活技能的正面内容,在哥倆一岁多时,除了阅读巧虎的书籍,我也会亲自示范,怎么穿袜子,怎么倒水,怎么把用小扫把扫地,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系列的亲子互动和语言启蒙。

 

说到习惯的养成,孩子的眼睛是最好检验大人的利器,他们通过模仿身边的人去加深对世界的解读,当大人自身拥有了某种习惯,那么孩子就会像复印一样,跟你一一对应。



5.     玩也需要安静


安静的能力当然是阅读能带来的了,大家都知道阅读的重要性,我们要做的就是提供一种喜欢书的氛围,和爱读书的习惯。一个放满书本安静的卧室,一个阅读小角落,和持之以恒的亲子共读,甚至一些家庭还有全家共读时间,有了这些他们自然而然就会喜欢读书。


阅读是不需要一板一眼地坐下来“教”的,而是将阅读融入生活,在路上随口玩音素游戏,一起看周围环境里的字母,一起亲子共读,一起用互动书书写,在家里提供丰富的语言环境等等。


关于阅读,我写过一些文章,请在文末看相关文章喔~



这里的玩没有提到学习和体育运动,因为这两点几乎是大家的共识,也是很多父母用力过猛的地方,从而挤压了这五种方式的时间。研究证明,如果我们每天都能把这五种玩法融入生活,孩子会得到很大的幸福感和满足感,那么日后的学习热情和运动激情自然而然就会到来。


那怎么去权衡这么多玩的内容?这就要依照孩子的个人情况了,如果孩子爱动那么就多让他安静下来阅读和独立完成活动;如果孩子安静,那么就需要更多的到户外疯玩;如果孩子爱用电子产品,那么就慢慢得引进这五种玩法去改变这种习惯。


趁孩子们现在还没有长大,让他们去接触更真实和更纯粹的东西吧!


「 晨宁一家,住在纽约,用三年打造了一片家里的蒙特梭利乐园,哥哥Siggi(5岁),弟弟Magnus(2岁),我们喜欢自创游戏和体验生活。这里分享着科学又艺术地育儿方法和我们共同成长的小故事。」


 

微博:@儿戏国

微信公众号:儿戏国

亲子生活怎么好玩?扫我就知道啦


看看我们的故事|亲子生活 可以 艺术又科学


参考文献:


玩需要建立亲子关系

1. Rees C. Childhood attachment,The British Journal of General Practice. 

玩需要自娱自乐

1. Thibodeau, R. B., Gilpin, A. T., Brown, M. M., & Meyer, B. A. (2016). The effects of fantastical pretend-play on the development of executive functions: An intervention study.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Child Psychology

玩需要到户外

1. Berman, M. G., Jonides, J., & Kaplan, S. (2008). The cognitive benefits of interacting with nature. Psychological Science

玩需要独立完成

1. Telzer, E H., and A J. Fuligni. A longitudinal daily diary study of family assistance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among adolescents from Mexican, Chinese, and European backgrounds.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38 (2009): 560-571.

玩需要安静

1. Mar, R. A., Tackett, J. L., & Moore, C. (2010). Exposure to media and theory-of-mind development in preschoolers.

2. Evans, M.D.R., J. Kelley, & J. Sikora (2014). Scholarly culture and academic performance in 42 nations.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