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推娃”的焦虑时代,这是让我平和当妈妈的自救模式(配音频)

晨宁Chenning 晨宁的 2022-07-20

今天终于有音频啦!!!


上周,给大家做了直播,在确定直播内容的时候,主办平台列出了几个我公号里比较受欢迎的话题(亲子游戏,蒙氏游戏房,时间管理...),同时,还想知道在我们家,多元文化的教育理念是什么样的。


一谈到教育,自然就说到了大家都关心的“推娃”,他们都问我,我是一个推娃的焦虑妈妈吗?


我的确会焦虑,而且就像洪水般涌上来的情绪。


事实上,很多妈妈,包括我自己,都会难免会陷入向外抓取的焦虑,虽说焦虑能让推动我们前进,但是,如果过分纠结于毫无比较价值的个案之间,当妈妈就会当得忧心忡忡,长此以往,一旦向内的供给不足,就越会被情绪左右。


这样的恶性循环其实挺狭隘,比如说虎妈的孩子是达到了世人约定俗成的成功,可是虎妈面对孩子畏难的处理细节,平时怎么跟孩子相处,全家人的情绪状态,冰山底下还有一大块咱们看不见的地方。


因此,一旦我发现自己焦虑了,我有一套自救模式,去向内看,避虚就实地看看自己所处的大环境,看看家庭的情况,更重要的,去看看孩子自身。我没有去一票否认“推娃”的价值和动机,也不是完全走另一个极端认为“一切随缘”。


那是什么呢?


我的观念很中庸:享受过程,在自己的目标和节奏中摸索前进。


1

最适合的教育是向内看


在孩子学中文这件事上,挫败感是一直缠绕我的。不得不承认,给老大报中文班就是因为我希望家里有中国文化的传承,而这些足足让我忽略了在没有大环境支持下中文读写的困难,和即便学了也没学进去的现状。


托我坚持说中文的福,兄弟倆口语都不错,但是随着大环境的耳熏目染,哥倆的中文是每况愈下的节奏。


我用尽了各种办法(象形字卡,中文课教材,读童书,听有声故事),可读写依然顽固地卡在那儿,每天半小时我和他都痛苦不堪,经常写着写着就去玩橡皮擦,或者被弟弟手头的东西吸引过去。在他对于任何一个兴趣表现出畏难的时候,我总会去问“是太难?还是不感兴趣”,我带着他去体会自己学中文时的情绪,去理解和认识自己为什么会这么抵触


他很诚恳地说,“中文太难写了,写完也记不住。”



这很快让我想到英文的读写。五岁开始幼儿园就教他们用自然拼读去认字写字了,他,就像瞎子看到了世界,不但叽叽喳喳发现字的神奇,还会在纸上留下痕迹,即使遇到了读写的困难,在我拆解目标的方法下他也能坚持下去。说到底,环境的影响因素太大了。


我身边的华人家庭无一不在教孩子中文,每天几乎是雷打不动毫无怨言的半小时,当聊到我在考虑现阶段放弃中文读写的时候,他们的第一反应都是不可理解,各个怂恿着我回心转意:“怎么能放弃啊,不只是语言是文化的传承啊,现在全世界都在学中文啊,以后多一个选择啊,更何况你还说中文呐!”


我被劝得理屈词穷,我们并没有纯中国文化家庭的环境,也没有长辈能长期相处,目前我能给予孩子的中文环境真的就是我能力范围之内的了。在这个人人都学中文的时代,不花时间死磕中文就会处在了教育鄙视链的最底层,这个和在国内不早早地做英文启蒙是不是一个理儿?


不知道在这里你会不会找到自己的影子。是的,不学中文以后就会少一个选择,也没有了文化的传承,然而需要强调的是,无论是兴趣培养还是个性养成,我们的决定远远不是别人家的孩子,不是教育专家条条框框的理念,而是与我们朝夕相处的孩子呀。我非常尊重每天花时间抓中文的家庭,但是如果这件事让孩子和自己感到挫败,我也想说,我们是有选择的。


在做任何决定前,我的心态一般都会沉溺于“向内看”,外界评判和同龄人只是让自己知道一种可能性,但最终能一锤定音的依然是我们自己,好比说所处的大环境,我们的家庭条件,和孩子的自身。


我用SWOT模型列出了最好和最差的情况,一旦列出来,就能看到差异,我问自己,你会愿意牺牲亲子关系和对中文的内驱力去学中文吗?在与读写死磕相比,去支持孩子另外一种兴趣是不是更紧要的事情?




每个选择都是难的,可是除了感恩有选择的机会之外,还要承认,人就是命运和选择的产物。试问自己在能力范围内还有没有更优的决定,如果没有,那就为选择负责,不对结果较真,豁达到底地书写生命。


你看,理性就是这样找到的。

2

主流的观念和自己的观念 

 

麦在冰岛长大,他的天性就有北欧人对自由和生活的崇尚,我在国内的沿海都市长大,应试教育下对相同和标准有着过度的追求,所以我很期待能有不一样的活法。


虽说我们因为生计需要驻扎在纽约,可是我和麦都向往天地广阔,权衡之下,我们选择了纽约的近郊,与竞争激烈而拥簇的曼哈顿相比,这里有森林,有草地,有溪流,还有大家看来单一到无趣的生活,不过,在我们看来都是自由和快乐的存在。



自由是我们的向往,也是我们自己的定义,任何环境,都会长出活得有趣或者循规蹈矩的人。我们在的区是比较好的学区,好学区带来的自然就是竞争意识强烈的人群,虽说孩子所在的公立小学没有成文的指导纲领,但是很多家庭都会有课后的目标,看似平静如水,实则暗流涌动,曾经一度国内对国外快乐教育是有误解的,对于下一代的成长,同阶层父母的态度都一样。


要说中国的教育是一考定终身的制度,那么美国的教育就是阶级分化的制度了,主流观念都是固有的,大家对约定俗成的“成功”都有自己的定义。而自己秉持什么养育观念,则取决于你想要什么样的生活,并知道哪些是大环境不尽如人意的,再去着手从家庭环境去弥补。


好比说,在孩子学什么、如何学、什么时候学的这个方面,控制权都在学校和老师的手里,跟着教程大纲走就能按部就班地学到很多知识,继而成为一名什么领域都知道一点儿的学生。然而,我希望在家庭教育中能弥补的,是他们可以去深入了解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并不局限于单一学科,而是知道如何打破学科壁垒,从而填补自己知识的空白。学习的目的,不仅仅在于考试成绩、学校排名,而在于找到自己的兴趣和激情,从而更好的生活。


这是大环境给不了孩子的,但至少我们可以改变观念,在家里创造条件,比如在国内,教育体制让孩子们去刷题、去考高分、学奥数、拼才艺,但是要是知道留白玩耍对孩子的身心发展有多重要,就可以刻意留出这样的时间;又好比说996的父母没时间陪伴孩子,陪伴的质量远远高于数量,那就抓紧一天最后的一段时间读一个绘本,每天重复,日日如此。

3

有自己的育儿目标和节奏


在如今大环境普遍焦虑的时代,如果没有自己的主心骨,外界太多的杂念和噪音会让人很轻易地动摇。然而,如果有育儿目标,且掌握好节奏,再加上自我认知,那么谁也拦不住你做最擅长的事情。


推娃或者不推娃,其实是千人千面的事情,归根结底是因为目标和经历不同。有的父母注重努力的结果,希望的就是孩子上名校;有的父母注重努力的过程,为了让孩子体会在过程中的个人成长;也有的父母目标模糊,举棋不定,在推与不推中随波逐流。


我和麦都是自由长大的孩子,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都看到了自我成长带来的品质,而后续的结果应该算是成长的附加值了。而我也目睹过很多父母,因为他们的童年就是在被推大的,与此同时取得了世俗上的“成功”,那么顺理成章就会让下一代重复自己的路径。


想清楚了这一点,别人打满鸡血越战越勇的行为似乎就有了合理的解释。是的,推与不推微妙的不同在于大家都在用自己的目标和经历去投射孩子。这些选择都没有对错,只有不同,可以选择不同,也要理解不同。


养育目标也是因人而异的,上周的直播里主持人希望我分享一下自己的目标,于是我就引用了一篇旧文里的观点。


在这里,我再次把它们分享出来,而这些并不是告诉你哪些目标是好的,哪些目标是不好的,目标并不是严苛死守的养育方案,也并不会承诺你一个毫无变故的未来。但是这些目标是我在看过全世界很多教育专家的讲演、研究报告和书籍之后找到的共性,这些价值观对成为一个合格的世界公民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作为父母,我们的任务就是在童年帮助孩子理解和内化这些品质,不管通过任何的形式。至于他们长大之后是否还有同样的品质,那是他们自己的决定。


合作 Cooperation  

沟通 Communication  

内容 Content  

批判性思维 Critical thinking  

创意 Creative innovation  

自信 Confidence 


👉戳旧文《不是“机器人时代”有多焦虑,我只是想给孩子一个更适应未来的活法儿》,这里有展开的解释和融入日常生活的活动。


☝Roberta Golinkoff教授和Kathy Hirsh-Pasek教授共同撰写的《Becoming brilliant: What science tells us about raising successful children》, 关于未来竞争力的领域,这两个心理学教授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在了解了六个维度的核心竞争力之外,他还详细介绍了每个维度发展的不同阶段,从早期教育和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每个阶段都遵循着儿童时期的发展规律,一层是开始,四层为最成熟。例如在合作的发展上,第一层是自己独处,第二层是平行合作,第三层是自己与他人的来回合作,第四层就是团队合作;又比如在批判性思维的发展维度中,第一层是眼见为实,第二层是了解现实的不同,第三层是用观点表达不同,第四层是掌握证据去理解不同。


你们看,所谓的发展阶段就是自己的节奏。当你有了清晰的目标和节奏,就可以按照自己的脚步向前走,也不必因为与别人的比较而心生焦虑了。



昨天是母亲节,写下这些,更是希望我们都能在育儿的过程平和、开心和体面地生活,而不是每天都担心这个担心那个的。


这次就分享这么多,抛砖引玉吧。


晨宁 2019年5月 于纽约 



👩🏻文章关键词搜索方式👩🏻

1/点击右上方小白人进入公号主页

2/滑到底点击“全部消息“

3/最上面出现搜索栏

4/输入你想搜索的东西





「 这里都是晨宁的文字和照片,我们住在纽约,有一个北欧/中国文化融合的家庭,哥哥Siggi(5岁)/弟弟Magnus(3岁)。在这里,有从0岁起的早教游戏和陪玩过程(覆盖语言、认知、社交情感、精细运动、大运动),蒙特梭利家庭环境的落地方法,学习儿童发展心理学的亲历体会,还有育儿育己的自我成长。」





微博:@儿戏国

微信公众号:儿戏国

亲子生活,会有另外一种可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