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龙舟F1:“生猛”的叠滘人与人文经济学试验

石登江 南方周末
2024-08-31

6月22日,“扒仔”(桨手)在佛山叠滘端午龙船漂移赛上奋力挥桨。(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 / 图)


全文共4300字,阅读大约需要11分钟

  • 要将流量转化为经济动能,首先要读懂人文经济学。文化很发达的地方,经济照样走在前面。经济发达的地方,也在涵养文化。


  • 无论是在城市的中轴线,还是在被遗忘的古村落,南海都在进行一场艺术革新。文化不仅塑造人,也在塑造一座城市的独特气质。


  • “文化本身就是强大的生产力,‘拼文化’将成为新一轮城市竞争的主战场。”


本文首发于南方周末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南方周末研究员 石登江
责任编辑|戴春晨

蜿蜒的河涌两侧,挤着密不透风的游客。人们高举着手机,屏息迎接即将到来的紧张时刻。激昂的擂鼓“先声夺人”,紧接着两三艘长25米、满载四十余人的龙舟以极快的速度“漂移”转弯,穿越不足6米宽的S形水道。

叠滘龙舟赛,充满速度与激情的“水上F1”,让广东佛山南海区的一座小镇火爆社交平台。人们联想到“村超”,一种民间赛事将一座城市推向全国的独特叙事。
无论是“龙超”“村超”,还是“麻辣烫”“烧烤”,我们可以从中看到,流量是突发的、无序的、短暂的。于是,我们在流量的可创造性、可控性、可持续性上探索。因为一座城市需要被看到。
让我们回归事件本身。流量为之倾倒的热点,无一例外都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生活。在工作之外,生活还有饮食、音乐、电影、运动。人们穿梭在不同的城市之间,探寻具有新鲜感、有吸引力且能与之共鸣的生活方式。
要流量和“留量”,首先要读懂生活,尤其是年轻人的生活。人自始至终都在为生活而奔波,但生活的内涵已经发生改变。
要将流量转化为经济动能,首先要读懂人文经济学。文化很发达的地方,经济照样走在前面。经济发达的地方,也在涵养文化。

2023年,南海全区生产总值3930.50亿元,以不到广东省千分之六的土地创造全省近3%的生产总值。从《雄狮少年》到龙舟超级联赛,从千灯湖到大地艺术节,南海正在试验一场人文经济学的革新。

1

“生猛”的叠滘人

文化首先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其次指导人们的工作与生活。
“生猛鲜活”的广州、“可怕”的顺德人曾刻画出广州和顺德的城市气质。南海叠滘龙舟的口号是“宁可煲烂,不可扒慢”——就算撞烂,也不减速。叠滘人何其生猛、何其可怕。但生猛和可怕只是文化的具象表现,其背后蕴含的是叠滘人勇于拼搏的精神。
中国龙舟协会主席范广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叠滘这个水道窄弯多,而叠滘人发明的龙舟漂移,就体现了叠滘人不怕困难、迎难而上、积极进取的精神。
此前,我们曾在《端午百舸争流,广东龙舟如何“险”中求胜?》一文中分析叠滘龙舟超级联赛具备三个显著的特点——“险”“近”“燃”。叠滘水乡多窄弯,为龙舟竞赛增加了一丝风险;观众在岸边观赏,近乎沉浸式体验龙舟竞技;充满节奏感的鼓声、奋力划桨的运动员、激扬的浪花,使竞技现场无比火热。
南海叠滘龙舟超级联赛首先满足了人民群众获得文化体验的愿望。齐心协力的民俗文化,在近距离的感官刺激下,转化为个体的情感收获。
其次,“敢为天下先”的龙舟文化为叠滘赢得了流量。
2024年6月8日,南海龙船超级联赛揭幕,关键词“叠滘”在微信上的指数日环比激增至173.83%。三天之后,这一指数超越了全民竞技手游《王者荣耀》的两倍。
数据显示,今年端午假期(6月7日-6月10日),南海区累计接待游客62.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约3.95亿元,其中过夜游客7.19万人次,同比增长超过30%。
流量是短暂的,即使是爆发式的流量也只能在短时间内拉动经济的增长。但文化的影响是深远的,叠滘龙舟的火热本身就是文化所驱动的。叠滘人奋勇争先的精神,是文化长期浸润的结果。
文化既直接作用于经济,也间接影响经济的发展。
工业设计、文创产品、文艺表演等文化产业是文化直接作用于经济的表现。南海的一家文创商店店主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龙舟系列文创热销,备货1万多套,已销售一空。
文化对经济的间接影响,则是先作用于人,再由人驱动经济的增长。
企业家精神被认为是文化驱动经济增长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有专家分析称,日本企业家食草化,是其经济陷入低迷怪圈的重要原因之一。
《低欲望社会》一书指出,日本年轻人毕业后的足迹鲜有超出自己身边5公里的范围。他们与成功人士“划清界限”,奋斗精神全无。
叠滘的龙舟文化代表着一种向上的企业家精神。有学者将企业家精神简单概括为,“敢想”“敢闯”“敢拼”“敢干”“敢担”“敢爱”。“宁可煲烂,不可扒慢”展现了叠滘人有多敢。
2

“问题导向型”艺术

叠滘人的敢还在于将问题直接搬上台面。
此前,南海大地艺术节在山区、岛屿、传统村落和旧街市等放置了来自15个国家的134组/位艺术家的73件大型艺术装置,吸引了来自全国的游客。
这是一场“问题导向型”艺术。
在艺术节策划之初,南海区政府就明确提出希望艺术节能够展示和解决南海8个区域所呈现的不同问题。
西樵山希望引导年轻人关注古迹背后的文化;听音湖强调小镇生活的现代化;平沙岛直面老龄化、空心化的问题;太平墟探讨古渡墟市闲置空间的活化;儒溪村寻找讲述桑园围水脉古村落故事的方式;松塘村探讨如何维护村落本土文化的主体性;凤凰岗指向古村落遗址的生态与人文保护;渔耕粤韵展现现代渔业和桑基鱼塘生态循环。
凰岗村是许多南海西樵人不曾了解的村庄。凰岗村的断壁残垣中长满了绿植,在古树的斑驳光影里,邬建安的《豹猫和它的朋友们》显得神秘又苍茫。

邬建安《豹猫和它的朋友们》,豹猫是佛山代表性野生动物。(南方人物周刊记者 邓郁 / 图)

太平墟曾是南海太平的地标,如今只剩下20户左右的居民在此居住,大都是不愿意搬进楼房的老人。
数据显示,这场为期4个月的展览共吸引到约114万游客,带动西樵镇文旅收入超过5亿元。得益于南海大地艺术节的举办,2023年春节期间,南海游客量达到181万,带动旅游收入超过9.5亿元,同比增长48%。
据悉,南海与艺术节筹办方签订了十年的合作意向,将来至少要举行一共五届大地艺术节。举办地的交通不便、民宿不足等问题,必将随之改善,人流的涌入也将让乡村焕发生机。
如果说南海大地艺术节是一场聚焦于城市遗址的艺术,那么南海艺术中心和千灯湖则是城市CBD的艺术创举。
早在1997年,南海中心城区总体规划就明确中轴线建设要融入传统水乡文化元素,突出岭南水乡韵味。
因此,敢想敢做的南海人挖了一座湖岸线长约2.2千米,沿湖岸水深均为0.8-1.2米的人工湖——千灯湖。
如今,千灯湖畔早已高楼林立。截至2023年底,千灯湖畔的广东金融高新区核心区共引进项目1880个,累计注册资本和投资规模超2825亿元。2019年开园的千灯湖创投特色小镇月均新增投资资金规模超25亿元。这相当于平均一个工作日就有1亿元资金落户。
同样是在千灯湖畔,来自上海、深圳、广州以及美国、荷兰、澳大利亚的国内外顶级设计单位曾在此集聚,角逐南海艺术中心片区景观的设计项目。

无论是在城市的中轴线,还是在被遗忘的古村落,南海都在进行一场艺术革新。文化不仅塑造人,也在塑造一座城市的独特气质。

3

人文经济学的南海试验

人文经济学呼唤“人文回归”。
美国经济学家迪尔德丽·南森·麦克洛斯基曾指出,“若想更好地发展经济学,我们需要构建人文经济学。与现有的经济学相比,人文经济学的理论性更开阔且更有力度,其实证性也更宽广且更严谨。”
中国的绝大多数城市都有深厚的文化底蕴。问题在于,人、文化与经济三者如何交融。
从《雄狮少年》到龙舟超级联赛,从千灯湖到南海大地艺术节,我们可以从中看到南海的人文经济学试验。
人是城市发展的核心,城市是为人的全面发展和幸福生活而运作的。文化活动与文化工作在吸引外来游客之余,还要思考如何更大范围地激发当地居民的参与热情、满足当地居民的精神文明追求。
赛龙舟是一项源远流长的民俗文化,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南海在此基础上推出龙舟超级联赛,创造出“龙舟漂移”等令人热血沸腾的技巧,本质上是对传统文化的创新。当地人最大限度地参与了进来,他们的热情也感染了全国各地的观众。
收获全国网友的热情固然值得欣喜,但一座城市的消费潜力更多要靠当地居民。
据报道,南海目前仍是旅游客源输出地,新一轮近郊游、本地游的火爆更证实了其市场潜力足。如何将流失的消费力留在当地,打破当地人不游当地景的怪圈,仍是不少城市需要思考的命题。
文旅消费是建设消费中心城市的潜力股和增长点。2022年,南海文旅体产业增加值为339.92亿元,占南海GDP的9.6%。同年,全国旅游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为44672亿元,占国内GDP的比重为3.71%。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陆铭撰文指出,现在服务消费越来越重要。因此,需要更加重视服务消费的条件和场景的提升。如此才能有效地促进服务消费的发展,这其中就包括了商业、文化、娱乐和旅游,以及一些创意产业、餐饮等等。
南海的城市定位是“城、产、人、文”融合,以文化赋能机制改革、城市更新、产业发展。在此基础上南海推出十大方面 33 项重点改革任务。在已有的政策中不乏真金白银的支持。《佛山市南海区金融支持文化旅游体育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佛山市南海区深入实施龙舟、醒狮文化创新发展行动计划》等政策,以 5000 万元的基金推动文旅产业发展。
2023年,南海分别举办大地艺术节、草莓音乐节、“湾区之夜”经典金曲演唱会等多项“出圈”活动。今年,叠滘龙舟再度“出圈”。这还不足描绘南海的文化产业版图,“科创+文创”的新场景新业态,正在南海生根发芽。
南海较早的一次“出圈”,是作为电影《雄狮少年》的取景地。该影片出现了南海醒狮、高桩狮、水上飞狮,以及桑基鱼塘、祠堂等诸多南海元素,活脱脱是一部讲述南海文化的大片。
《雄狮少年》爆火后,南海与王者荣耀、QQ炫舞等游戏平台合作,在线上推出了全新国潮服饰、国风音乐和舞蹈等,展现南狮的魅力。
在文化经济领域,南海展现了一种主动出击的态势。南海以“水上南海”为主题,以水为脉推动城产人文高质量融合发展。据悉,“水上南海”发展计划自2022年11月启动以来,已在水生态、水交通、水经济、水生活、水人文五个方面形成了141个项目。
2022年11月17日,南海曾召开全区文化发展大会。南海区委书记顾耀辉直言,文化本身就是强大的生产力,“拼文化”将成为新一轮城市竞争的主战场。
南海,一座人文与经济相向而行的城市,经济发展融入人文底色,城市中轴线与文化遗址共同谱写现代化诗篇。这里人与自然、艺术与生活不分彼此,共同编织文化传承、产业迭代、城市更新的脉络。醒狮、龙舟、粤剧、黄飞鸿、桑基鱼塘刻画大湾区的最初印象,“最岭南”“最湾区”被南海人写在了大地与江河之间。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南方周末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