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张润丽 郄海霞:德国曼海姆应用科学大学数字化转型:动力、路径及启示

张润丽 郄海霞 高教研究前沿
2024-09-28

▲郄海霞

作者简介:张润丽,天津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郄海霞,博士,天津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文章来源: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24,(12),56-63

摘    要:在内外动力的驱动下,德国曼海姆应用科学大学通过建设先进基础设施、成立数字化管理机构、建设高水平数字化师资队伍、创设数字素养教育模式以及校际共享阶段性转型成果五方面的措施,实现该校数字化全方位、系统性转型。该校数字化转型中具有动态调整数字化教育过程、系统规划数字化转型范围、全员参与数字化转型三大经验。我国职业院校在数字化转型中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借鉴:在数字化基建方面,加快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搭建数字化转型交流平台;在数字化教学中,灵活转变组织结构,建设高水平数字型师资队伍;在数字生态上,系统培养学生的数字素养,打造沉浸式数字化环境。

关键词:曼海姆应用科学大学;数字化转型;动力;路径;启示

基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的谱系图研究”(项目编号:20JZD055,主持人:潘海生)。

一、问题的提出

在21世纪以数智化为主要特征的工业4.0背景下,世界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传统产业发生变革并由此产生的对新型数字化人才的需求驱动教育进行数字化转型。相比普通教育,职业教育与产业的联系更为密切,是产业发展最直接的“人才基地”,更是教育数字化转型中关注的重点。职业教育的数字化转型已是未来教育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2021年11月,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发布《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纲要》,明确提出要“提升新兴职业群体数字技能”“完善数字技能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加强职业院校数字技能类人才培养”,提升高效率数字工作的能力,到2025年建成全民终身学习数字学习体系。[1]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发布《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2022年工作要点》中明确指出要“推进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数字化升级”。[2]

职业院校作为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主阵地,在进行数字化转型的实践中,由于基础设施、发展水平及所处区域等众多因素,尚未形成统一的数字化转型标准和实践路径。当前,我国职业院校在数字化转型中仍然普遍存在三种问题:“认知不足”,部分院校不熟悉不了解职业院校数字化转型的公共知识和政策精神;“概念未明”,把数字化等同于“信息化”,并未真正区分二者的区别;“事不关己”,部分院校没有认识到转型的普遍性,认为转型与本院校无关。[3]在理论研究上,关于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主体研究聚焦于在理论层面分析职业院校数字化转型的驱动机理、逻辑理念、实现路径和成效表征[4],而对于职业院校数字化转型的实践研究仍然缺乏全面深入的探讨与分析。不管是国家政策层面的推动还是理论层面的研究,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实践。职业院校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亟需典型案例作为参考。

一向以职业教育发展为特色的德国,为应对工业4.0的人才需求,在教育领域进行变革和实践,形成德国特有的以数字化为主要特征的“职业教育4.0”模式,通过一系列数字化战略和资助项目切实推进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进程且成效显著。[5]德国曼海姆应用科学大学位于德国巴登—符腾堡州,是德国的技术和工程研究较为领先的应用科学大学之一。在德国“职业教育4.0”的背景下,曼海姆应用科学大学紧跟德国政策,积极进行全方位数字化教育转型,以应对德国“工业4.0”对新型职业人才的需求。该校创建的以培养学生的数字素养为主要目标的数字素养教育模式颇具特色。除此之外,该校在资金供应、先进技术引入以及课程建设等方面的数字化转型发展也较为完善。其数字化转型具有全面性。故本文选取曼海姆应用科学大学作为研究德国职业院校数字化转型的案例,在分析其数字化转型动力的基础上,对其实践路径进行分析总结,以为我国职业院校数字化转型提供更好的借鉴。

二、德国曼海姆应用科学大学数字化转型的动力

曼海姆应用科学大学数字化转型是内外因素合力作用的产物。从外部来看,德国数字化战略、未来工作世界的需求以及教育方式自身的变革,是推动其数字化转型的主要动力。从内部来看,曼海姆应用科学大学为延续其使命和愿景、突出自身应用属性以及保持出色的办学成果需要进行数字化转型。

(一)外部动力

1. 德国数字化战略的推动

随着技术进步和产业革新,2013年德国联邦政府实施“工业4.0”战略,为了使职业教育更好地服务于工业4.0的战略安排,2016年德国联邦教育和科学研究部发布文件《“职业教育4.0”——塑造数字化转型》(Berufsbildung 4.0-dendigitalen Wandel gestalten),提出促进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方案和倡议,分别从数字化科研项目、数字化跨企业培训中心建设以及职业及教育中数字媒体的使用三个方面提出资助方案。[6]随后在《2018年国家职业教育与培训报告》(Report on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2018)《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与培训报告》(Report on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2019)中纳入数字化教育并提出构建数字化教育网络平台,全面提升劳动者的职业素养,推动德国职业教育数字化的进一步发展。在《2022年职业教育与培训报告》(Report on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2022)中明确提出“数字协议”对职业院校资金、项目以及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的促进作用,从而增强了对职业院校的吸引力。在德国联邦政府一系列数字化战略的牵引下,职业院校作为政策落实的主阵地,数字化建设快速发展。

2. 未来工作世界的需要

“数字经济驱动工作情境变革,工作情境倒逼劳动者职业素养重构。”[7]数字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传统的工作流程、工作内容、工作方式产生变化。数字素养和数字技能已经成为工作世界中的必备技能。为了满足未来工作世界对职业技术人员的新要求,职业院校需要培养数字化人才。德国联邦教育科学和研究部在《“职业教育4.0”——塑造数字化转型》(Berufsbildung4.0-dendigitalen Wandel gestalten)的倡议中提出,2016—2018年由联邦拨款275万欧元用于调查数字化对职业技能要求产生的定性和定量影响,以便更好地促进职业教育的数字化转型。

3. 教育方式自身的变革

数字化推动职业教育的教育方式发生变革。在教学方式上,一方面数字媒体使得以AR、VR等为代表的虚拟教学成为现实;另一方面,借助数字化教育平台,在线教学迅速发展并成为后疫情时代背景下新的教学方式。在教学素养上,新的教学方式推动了教师数字化教学素养的提升。德国为了保持其职业教育领域的优势地位,充分利用数字化发展,以院校为主阵地促进教育方式的变革。

(二)内部动力

1. 愿景与目标的延续

从1898年建校至今,曼海姆应用科学大学始终保持预测未来的教育需求,并以创新的教育理念来应对未来的教育挑战,与工业界、专业协会和文化机构保持密切的工作联系。在全球数字化大趋势下,落实职业教育的数字化转型是其保持预测未来的教育愿景与培养成功毕业生的最终目标的进一步延续。

2. 自身应用属性的驱动

德国的应用科学大学主要以培养应用型实践人才为主要目标,为企业输送高质量技术人才为主要任务,故该类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以社会变革和产业发展为导向。面对产业数字化变革的现实趋势,受应用型大学自身的属性驱动,需要其进行职业教育的数字化转型。

3. 出色办学成果的保持

基于对德国各个地区人力资源经理关于大学和技术学院能够最好地培训各自学科的学生以满足公司需求的调查,德国《经济周刊》对本国各类大学进行排名。该排名能够证明大学的高质量教育以及在商业界中的声誉。早在《经济周刊》2013年的大学排名中,曼海姆应用科学大学的多个专业就位居榜首,十多年来,曼海姆应用科学大学在德国巴登——符登堡地区始终保持较高的排名,并成为该地区科研最为密集的应用型科技大学。在《经济周刊》2021年的德国大学排名中,曼海姆应用科学大学排名第五[8],可见在曼海姆地区该大学培养的人才深受企业青睐。若想持续保持企业对该校人才的认可和需求,就需要及时了解企业最新的数字化人才要求,并将其转换到教育实践中去,进一步实现教育研究和科学成果的数字化转移。


三、曼海姆应用科学大学数字化转型的路径分析

在数智化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受外部推力和内部驱力的共同作用,曼海姆应用科学大学通过充足的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独立的数字化管理机构、高水平的师资建设、独特的数字素养教育模式以及校际共享转型阶段性成果五个方面,较好地实现了数字化转型。

(一)以充足的基础设施为数字化转型提供硬件支撑

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是指能够体现数字经济特征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具体到院校中,主要是指数字技术基础设施和教学基础设施。曼海姆应用科学大学数字技术基础设施方面设有校园IT(简称“CIT”),作为校园中央机构之一,主要提供用户支持、基础设施和系统以及中央应用程序和Web服务等各个领域的服务。[9]具体体现在:无线网络和数字虚拟网络覆盖整个校园;通过Clou Si云存储为校内师生和外界提供共享资源;通过Moodle电子学习平台进行在线教育与培训;学习角使用在线预约系统;设置考试组织系统负责学生的考试报名和审批问题;提供专门的在线教学、在线会议视频系统等服务。[10]此外,在软件提供上,学生免费或支付少量承诺费即可获得各种软件产品,员工和教授则可以通过校园IT合同以免费或优惠的价格获得软件使用权。可见,该校数字技术基础设施极为全面和丰富。在教学技术基础设施上,曼海姆应用科学大学和约翰迪尔公司合作建立跨学院机构——莱茵内卡虚拟工程能力中心(KVE),处理与虚拟现实(VR)有关的所有主题,全真的虚拟教学是该大学教学过程中的一大特色。[11]不管是在数字技术基础设施还是教学基础设施上,该校都能提供完备且充足的资源供各方主体在工作和教学过程中逐渐适应数字化世界的工作方式。

(二)以独立的管理机构为数字化转型提供组织保障

在组织架构上,曼海姆应用科学大学设有校长一人,在这之下设立三位副校长分别管理学术事务、教育研究和数字化,可见学校对于数字化转型与发展的重视。担任数字化副校长的是工业工程与管理学院的迈克尔·豪斯博士(Prof.Dr.Michael Hauth),他具有丰富的数字化经验和专业能力。数字化副校长办公室主要提供在线教学的教学操作视频讲解、讲座录制和视频的后期制作,明确规定在线教学的规章制度,及时更新合理的在线教学形式并提供相关的文本指导[12]。同时,数字化校长办公室以网页链接的形式,将德国高等教育数字化论坛中的教育教学资源与在线教学操作办法提供给教师,实现资源和操作的有机衔接,使得教师更加全面系统的学习在线教学的教学方式和技能,从而应对新冠疫情时期以及未来数字化教育给教学带来的影响。数字化副校长办公室所提供的系统全面的在线教学讲解和辅导提高了教师的在线教学能力,促进教学数字化发展;健全的法律规定和规章制度不仅保证了在线教学的信息安全,也保证了在线教学的规范性。

(三)以高水平师资建设为数字化转型提供人力资本

在数字化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和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优质的教师队伍是数字化教学过程的基础要素。首先,在师资来源上,曼海姆大学的教师大多为在企业中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授。集专业技能知识和一线实践经验于一体的教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并且将工作世界中的需求反馈给学生,能够较好地缩小理论学习和实践应用之间的差距,从而使学生毕业时能较好地适应工作生活。其次,在教师专业知识上,该校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随着数字化的发展和社会需求发展而实现动态扩充。例如,2023年5月西门子曼海姆分部把用于工业公司控制生产过程中最先进的自动化和驱动技术捐赠给曼海姆应用科学大学电气工程学院。[13]教授可以及时把最新的技术学会后传授给学生。最后,在数字化教学能力方面,数字化副校长办公室为教师提供在线教学提示和教程,同时提供高等教育数字化论坛中关于在线活动的数字工具的网页链接,为提高教师的数字化教学能力提供充分的学习资源。可见,该校从师资来源、专业知识、教学能力三个方面建设高水平数字化教师队伍并保证其高质量的发展,在数字化转型上保证了人力资本的稳定性。

(四)以独特的数字素养教育模式提升学生的数字素养

当前,在全球网络化的知识社会中,数字素养正在成为社会行动中所有领域的核心竞争力。为了应对劳动力市场的转型和数字时代日益复杂的社会挑战,曼海姆应用科学大学设置了独特的数字素养教育模式,旨在促进该校所有学生数字素养的发展,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需求加深知识,积极塑造自己从而适应社会变革。

该模式呈现金字塔结构(图1),主要由三个阶段构成,分别是单模态、双模态和三模态,除此之外多模态贯穿全过程。[14]该模式设置灵活,学生可以在学习的任何阶段加入该模式的学习,也可以从学习一开始就依次学习三个模态的课程。成功参与的学生可以获得证书作为其数字素养能力的认定。

图1 数字素养教育模式[15]   

资料来源:https://www.modal.hs-mannheim.de/ueber-modal/ziele-aufbau.html。

该教学模式有以下特征。第一,从培养目标来看,该模式对学生数字素养能力的培养逐步提高。单模态以培养学生基本的数字素养能力为主,如数据收集、管理和评估的基本方法和工具的使用能力;双模态在单模态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更高一级的数字能力,如在跨学科团队中的工作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模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字素养概念和计算思维能力,如能够针对真实的数据探索实践问题。第二,从教学形式来看,数字素养基础能力培养阶段主要以讲座的形式开展。该校在每个学期开展数字化系列讲座,每个讲座围绕一个主题进行数字化讲解,从导入到实践形成一个系统的数字能力训练讲座。双模态和三模态两个阶段主要是以跨学科项目为主,以实践为导向培养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该模式中教学形式灵活多样,针对不同阶段的培养目标以不同的教学形式开展教学活动。第三,从教育内容来看,由于未来工作世界中所需要的数字技能是不断更新和发展的,故该模式中设置多模态,以“随播”专栏的形式,与科学、商业、行政和民间社会密切交流。通过这种方式及时把握技术和社会需求的变化并把这种变化灵活地添加到教育目标中,如与专业和企业代表定期开展圆桌会议、不断评估并改进教学教育计划。[16]

曼海姆数字素养教育模式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深入的系统的教育模式。从第一阶段到第三阶段是从理论到实践逐步深入的过程,学生的数字素养在每个阶段都在不断深入和提高。同时,通过贯穿三个阶段的多模态的动态反馈和评估,教育内容和教学计划随着社会需求不断变化,避免了因教育培养人才的滞后性导致学生所学与社会需求不匹配的问题。在此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的数字素养真正得到了提高。

(五)以校际共享阶段性转型成果确保数字化转型稳步推进

如何保证数字化转型的稳步推进?一方面,在校内,曼海姆应用科学大学设有专门的数字媒体,把数字化相关的会议和讲座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和出版,同时借助媒体将在数字化转型中的成果和经验传达给外界,促进各界对数字化转型教育实践进行讨论和分析,从而推动数字化教育教学的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在校际合作中,曼海姆应用科学大学加入由德特福基金会(DAT-EV-Stiftung Zukunft)和斯蒂夫特弗兰德基金会(Stifterverband)资助建立的数字素养教育网络,与该网络中的其他大学通过专业交流、点对点沟通和合作建议等形式在相互交流中汲取数字化建设的相关经验,从而在数字化转型中相互借鉴。[17]不管是校内的数字化出版物的开发抑或校际数字素养网络的建立,都进一步促进了该校数字化教育研究成果及时的共享与沟通,促进数字化转型稳步推进。

四、曼海姆应用科学大学数字化转型的经验及启示

(一)曼海姆应用科学大学数字化转型的实践经验

1. 动态调整数字化教育过程

数字化转型是持续的渐进过程。曼海姆应用科学大学在其数字化转型中始终保持动态调整,从而确保转型方向的正确性。首先,在其独特的数字素养教育模式中,通过多模态动态获取最新的技术和科学变化情况并将其及时纳入教育目标中,实现了产业链和教育链的有机衔接。其次,在数字化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学习产业最新发展成果和研究,实现数字化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动态扩充,同时要将最新的数字化学习成果传授给学生,实现了数字化教学的动态性,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教育的滞后性弊端。最后,在数字化经验积累上,通过在大学官网建立专门的数字媒体和出版物板块,将该校教授、学者关于数字化相关的最新研究公开并提供评论区域供不同院校和学者讨论,在此基础上不断改进相关的教育研究,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数字化教育研究的动态性。由此可以看出,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曼海姆应用科学大学将动态性贯穿教育全过程,实现了数字化教育教学的及时更新。

2. 系统规划数字化转型范围

从曼海姆应用科学大学数字化转型的范围来看,该校数字化转型具有系统性。高覆盖的数据网络支撑是开展数字化转型的基础,数字化的基础设施为转型提供硬件支撑,独特的数据素养模式教育是培养数字化人才的独家秘笈,高水平的数字化教师队伍为其提供优质的人力资源,健全的数字求职网络使学生和企业各得其利,数字化转型贯穿教育链和产业链的全过程,同时实现教育链和产业链的有机衔接。

3. 实现全员参与数字化转型

在曼海姆应用科学大学数字化转型主体方面,可以细分为行政人员、教师和学生三大主体,该校数字化转型实现全员参与。首先,就行政人员来讲,该大学设立了数字化副校长,专门负责数字化转型的相关工作,同时其他行政人员也具备一定的数字素养以更好地处理学校的相关事务。其次,就教师来讲,随着产业技术的不断更新,教师需要不断学习数字化专业并及时传授给学生,此外,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该校数字化副校长办公室为教师提供数字化教学资源,进一步促进了教师教学能力的数字化。最后,对学生来讲,日常中关于数字化资源及设备的使用,数字化讲座的参与以及教学过程中接触的数字化知识,都在无形中丰富了学生的数字化能力,并在潜移默化中丰富了学生的数字化思维。可以说,行政人员,教师和学生在其各自角色的扮演中都参与了数字化转型的全过程,真正实现了院校数字化转型主体的全员性。全员参与的数字化转型进一步推动了转型的速度和执行力度。

(二)曼海姆应用科学大学数字化转型的启示

曼海姆应用科学大学数字化转型主要通过数字化基础设施、管理机构、数字化师资队伍、数字素养教育模式以及校际共享转型成果五大路径。在结合其转型路径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曼海姆应用科学大学数字化转型对我国高职院校数字化转型具有以下三点启示:

1. 在数字化基建上:加快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搭建数字化转型交流平台

先进的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是职业院校进行数字化转型的基础,职业院校以数字化的基础设施为媒介开展一系列的教学和科研活动。曼海姆应用科学大学在2014年接受约翰迪尔公司的资助建成莱茵内卡虚拟工程技术中心,该中心的可视化技术进一步促进了该大学在该领域的研发和数字化教学的转变。当前,我国大部分职业院校数字化教学设施不足,同时在有智能化教师和虚拟仿真实训设备的职业院校中,数字化设施利用率不高等现象仍然存在。[18]政府应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为院校数字化硬件设备提供资金支持。同时,职业院校内部应加强数字化设备的利用率,最大程度地实现数字化资源有效使用,避免资源浪费。数字化的教育交流平台不仅能够及时交流最新的数字化教学经验同时也可以提供丰富的数字化资源。曼海姆应用科学大学在此方面专门设立数字化出版物,出版相关研究成果,同时与其他大学建立数字化交流网络,相互学习数字化转型的经验,真正实现了数字化资源的共享。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已取得明显进展[19],在职业教育数字化成果展示方面可以借鉴曼海姆应用科学大学数字化出版物方面的经验,增设职业教育数字化类刊物,收录优质数字化相关的研究成果,在理论层面实现数字化研究成果的共享。此外,我国可充分利用“一带一路”的政策优势,通过合作战略与其他国家成立职业教育数字化合作咨询网络,实现优质经验的共享。

2. 在数字化教学中:灵活转变组织结构,建设高水平数字型师资队伍

教学作为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核心环节,是数字化转型过程的重中之重。科学的组织结构和高水平的师资是实现教学数字化的必要因素。一方面,科学的管理是职业院校数字化转型顺利开展的前提。在管理和组织上,曼海姆应用科学大学设立专门的数字化副校长,由拥有丰富经验的教授担任,专门管理数字化相关的事务,确保数字化建设与发展的合理性和高效性。当前,我国职业院校数字化建设应在院校内部设置对口机构和部门进行针对性管理,同时在管理人员的任免上应以具有职业教育一线丰富经验的教师担任,以便更好地促进职业院校的数字化转型。另一方面,高水平的数字化师资是实现数字化转型的关键。院校进行数字化转型的最终目的是培养高素质的数字技能人才,实现产业变革和技术进步对高质量人才的需求。因此,教师能否实现数字化教学至关重要。该校十分关注教师的数字化教学能力,由数字化副校长办公室为教师提供充足的数字化教学资料,使教师能够逐步适应数字化的教学过程并对数字化教学设施充分利用。当前,我国大部分职业院校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导致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并未真正充分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鉴于此,职业院校应针对数字化教学,举办教师数字化教学素养培训系列活动,提供数字化教学包,促进教师个人数字化教学能力的提升。

3. 在数字化生态上:系统培养学生的数字素养,打造沉浸式数字化环境

良好的数字素养是每一位学生在面对数字化挑战的背景下应具备的基础能力。该校研发的独特的数字素养教育模式成为该校数字化的一大亮点。2018年,曼海姆应用科学大学以该模式参加“数字素养教育”资助竞赛,并成为唯一一所被国际遴选委员会资助的应用科学大学,并获得250万欧元的奖金用于实施其教学理念。当前国内的职业院校对学生数字素养培养的系统性不够,鉴于此高职院校可以通过直接的显性教育和间接的隐性教育培养学生的数字素养。一方面,在显性教育中,高职院校可以对学生进行通识性的数字素养教育,各院校可根据其数字化的教学资源和基础设施设置恰当的数字化讲座或课程供学生选修,培养学生基础的数字能力以应对数字化带来的各种挑战。另一方面,在隐性教育上,校内管理层应把数字化转型作为战略重点,加大对数字化建设的资金投入,从硬件设施做起,建设数字化校园,将数字化渗透到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从而在院校内形成浓厚的数字化氛围,间接提高学生的数字素养能力提升意识。

参考文献

[1] 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纲要[EB/OL].(2021-11-05)[2023-11-01].http://www.cac.gov.cn/2021-11/05/c_1637708867754305.htm.

[2] 孙守勇,李锁牢.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内涵、表征与实践路径[J].教育与职业,2023(1):35-42.

[3] 李宁,崔铂.高职院校数字化转型路径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23,25(10):14-16+52.

[4] 刘仁有.职业院校数字化转型升级的驱动机理、实践路径与成效表征[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2(30):66-73.

[5] 伍慧萍.德国职业教育的数字化转型:战略规划、项目布局与效果评估[J].外国教育研究,2021,48(4):76-88.

[6] 陈莹.工业4.0背景下德国职业教育数字化战略目标及实现途径研究[J].中国教育信化,2023,29(4):68-76.

[7] 李文静,吴全全.德国“职业教育4.0”数字化建设的背景与举措[J].比较教育研究,2021,43(5):98-104.

[8] Hochschule Mannheim.Fakultät W erneut unter den TOP 10im Ranking der Wirtschaftswoche[EB/OL].(2022-05-03)[2023-07-01].https://www.wing.hs-mannheim.de/nachrichtenuebersicht/einzelansicht-nachrichten/fakultaet-w-erneut-unter-den-top-10-im-ranking-der-wirtschaftswoche.html.

[9] Hochschule Mannheim.Campus IT und Services[EB/OL].[2023-08-29].https://www.cit.hs-mannheim.de/.

[10] Hochschule.Mannheim.Prorektorat Digitalisierung[EB/OL].(2021-07-02)[2023-07-12].https://www.hs-mannheim.de/die-hochschule/organisation-und-gremien/digitalisierung.html.

[11] Hochschule Mannheim.Willkommen beim Virtuellen Kompetenzzentrum Rhein-Neckar[EB/OL].[2023-08-29].https://www.kve.hs-mannheim.de/.

[12] Hochschule Mannheim.Prorektorat Digitalisierung[EB/OL].(2021-07-02)[2023-07-11].https://www.hs-mannheim.de/die-hochschule/organisation-und-gremien/digitalisierung.html.

[13] Hochschule Mannheim.Siemens spendet Technik für zukünftige Ingenieur*innen[EB/OL].(2023-05-08)[2023-07-11].https://web.archive.org/web/20230929143202/https://www.hs-mannheim.de/einzelansicht/siemens-spendet-technik-fuer-zukuenftige-ingenieurinnen.html.

[14] Hochschule Mannheim.Mannheimer Modell Data Literacy Education (modal)[EB/OL].[2023-08-29].https://www.modal.hsmannheim.de/ueber-modal/ziele-aufbau.html.

[15] Hochschule Mannheim.Mannheimer Modell Data Literacy Education (modal)[EB/OL].[2023-08-29].https://www.modal.hsmannheim.de/ueber-modal/ziele-aufbau.html.

[16] Hochschule Mannheim.multimodaln Vernetzung und Forschung[EB/OL].[2023-08-29].https://www.modal.hs-mannheim.de/multimodal.html.

[17] Hochschule Mannheim.Das"Data Literacy Education"Netzwerk[EB/OL].[2023-08-29].https://www.modal.hs-mannheim.de/ueber-modal/netzwerk.html.

[18] 韩锡斌,杨成明,周潜.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现状、问题与对策[J].中国教育信息化,2022,28(11):3-11.

[19] 教育部.职业教育数字化工作进展情况[EB/OL].(2023-02-09)[2023-08-29].http://www.moe.gov.cn/jyb_xwfb/xw_fbh/moe_2606/2023/cfh_0209/cailiao/202302/t20230209_1043114.html.

了解作者更多情况请点击阅读原文

推荐阅读:

陶金虎 郄海霞:来华留学生教育的政策演进、结构特征与优化策略

郄海霞 刘宝存:“一带一路”教育共同体构建与区域教育治理模式创新

郄海霞:美国大学的行政化及去行政化改革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高教研究前沿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