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回归教育本质:核心素养下的深度学习解读

刘月霞 郭华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21-12-23

今年教师节,教育科学出版社联合中国教师报、中国教育新闻网,发起“用专业阅读与写作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系列活动,获得了广大教师们的热情支持,从众多教育专业好书中投票选出了两本最希望深度解读的书,《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理论普及读本)》入选。本书的主题词“深度学习”已经成为当前教育界的热词,在读者中产生了深刻影响。

9月29日,活动邀请该书作者——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的刘月霞副主任和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的郭华教授,就读者朋友们关心的问题进行深度解读。让我们再次重温活动的精彩内容吧!



▲识别二维码,观看直播回放


Q

主持人:2014年9月,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组织开展了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简称“深度学习项目”),全国超过15个实验区,90余所学校,上千名教研人员、校长和教师参与了项目的开展,现在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地增长。由深度学习项目引发的深度学习现象,引起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究竟是什么触发了要开展深度学习这个项目?

刘月霞副主任:20世纪末,我们国家启动了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个改革距离今天已有20年了。这次改革可以说对我们国家教育理念的更新起到了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它也带动了整个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借助这次改革,我们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符合时代精神的一整套课程体系,可以说成绩是比较大的。并且国家在推进整个改革的过程当中,对课程方案的研制、各学科课程标准的研制,都投入了大量精力。

但我们不仅要关注课程的顶层设计,更应该关注课程的实施,特别是教学的改革。在20年的课程改革当中,我们在有些方面的有些目标是远远没达到预期的,同时在推进课改的过程当中,我们也看到在教学改革过程当中存在一些问题。

我们的教学改革呈现出了一种比较模式化、程式化的现象。我们的学生对知识掌握得很扎实,但是学生在现实场景当中面对复杂情境的时候,就难以运用知识去分析、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创新意识都没有通过我们的学科教学培养出来,更没有通过我们的学科学习去形成积极的态度和情感、正确的价值观念。同时,学生的学习也是很浅显、表层化的,对于学生未来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造成限制。

所以,我们决定推动课程向深度转化,要转变老师的教学行为和教学观念。这样我们就必须为老师搭建更多的脚手架,让老师知道教学究竟应该往什么方向改,应该怎么改。于是,我们就和一批有志于这方面的专家启动了“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

虽然这个项目定位在深度学习,但实际上是想通过深度学习来促进学习、促进老师发展,或者说以促进深度学习为目的,来促进老师教学的改进,让老师通过教学改进来实现学生的深度学习。


Q

主持人:这个项目为什么取名为“深度学习”?

郭华教授:初心就是想推动课堂教学的改革。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一切育人目标都要通过教学最终落实到学生身上。我们想通过推动课堂教学的改进,来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落实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

反对浅层的、机械的学习,反对简单的语词的记忆,反对那些把知识的文字表述当作知识本身来学习的做法,等等,这是共同的。但是,仅仅反对还不够,重要的是,如何通过知识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我们提出要深度学习。当然首先针对的是浅层学习,但更关乎立德树人的落实。就像深度学习定义里面提到的,教学要培养能够创造美好未来生活的社会的主人,这是深度学习的根本目的。

人工智能领域也在谈深度学习,但机器的深度学习甚至还达不到人的浅层学习。所以我们谈的深度学习是人的深度学习,是超越生理学、心理学的,是处于社会历史进程中的具体的人的学习。当然,生理学、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我们要运用,也要基于这些研究去研究、实践深度学习,但绝不能停留于抽象的心理学层面。

Q

主持人:深度学习就是高阶思维学习吗?如何理解深度学习?

郭华教授:深度学习当然要培养高阶思维,但如果从教育学的角度来说,低阶思维也是需要的。没有低阶哪来高阶?另外绝不能只有高阶思维,还要有社会历史责任感,要有担当……真正培养社会历史实践的主人或者说得更宏大一点,要培养能够有志于复兴民族大任的人。

所以深度学习最初可能针对的是教学当中的一些现象,要解决这些问题,但随着研究和教学实践的进展,我们越来越体会到深度学习的根本是立德树人。立德树人要通过教学来落实,一个根本的问题是要真正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人,成为主人才能获得主动的、生动活泼的发展。而多年来,我们许多的教学实践始终没有解决学生怎样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的问题。深度学习这个项目就是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主体。

刘月霞副主任:如果要解读这个项目,其实是说为了实现学生的深度学习,怎样推进教师的教学改进,或者说它是基于深度学习的教学改进。从中可以看出我们的目标指向。

首先,是指向学生的学习。以教为主是我们国家教学的一个基本传统;而要慢慢地转向以学为主,这是一个世界的趋势。要发挥学生在学习当中的主动性,让他把学习当成自己的事情,实现有意义的学习。这是我们项目追求的一个目标。

同时要超越,既要强调知识本身的学习,因为这是我们国家的传统,不能因为追求另一个目标,把原来的目标丢弃了。无论在什么样的教学情境中,它都是最基础性的,是核心载体。不论是能力的形成、品格的形成还是素养的形成,都要以知识为基础,以知识为载体。但是只有知识是不够的,还要在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形成能力。那就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通过学习能够掌握知识,去解决现实情境当中的所有的问题。


Q

主持人:怎样在教学中把静态的知识转化成学生的素养呢?

郭华教授:这是深度学习研究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议题。知识始终是教学的重要要素,是人类认识成果、思想和精神的载体,有知识才会有我们学校里的数学、语文等学科。但若只是把知识灌给学生,并不需要教学。最新成果显示,芯片植入技术完全可以做到。但是为什么要教学,而且还要激发学生自己去学习呢?就因为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要形成“人”。因而教学绝不是简单的知识输入与输出,而是要把知识变成素养——比如品格、能力与价值观。

怎么“变”呢?有许多好的探索。例如,小学数学领域的吴正宪老师的儿童数学教育和俞正强老师的种子课等都提到:教学要把学科体系的知识,变成儿童能够亲近的知识。吴老师和俞老师的探索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如何把学科体系知识变成儿童能够亲近的知识;另一方面,就是利用和改造儿童的生活经验。这两方面的探索都是为了缩短儿童经验和学科知识之间的距离,使儿童能够亲近知识,主动活动。儿童一旦活动了,知识就会变成素养。

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学,也是要缩短儿童和文本之间的心理距离。即:要让孩子们觉得,这不是冷冰冰的知识,而是在自己生活中的经验。李吉林老师提出了情境教学的几个阶段,即入情、动情、移情和抒情。首先是入情,也就是要创设一个情境,让儿童从文本进入情境;入情之后要动情;动情之后要移情;移情之后再抒情,即表达出来,当他能够表达、抒情时,就把外在的知识变成自己的了,就形成了素养,或为素养的形成打好了基础。

再比如俞正强老师在《种子课2.0》中谈到平均数的教学。很多老师把平均数是怎么来的误以为是平均数。这就是我们教学的误区,也就是所谓的浅层学习。实际上平均数是指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平均数有虚拟的特点。所以,我们说,要把知识变成学生的素养,老师首先得对知识很清楚,不只是知道静态的符号、抽象的定义,而是知道它的意义、本质,并且能够转化为学生的活动,能够在知识和儿童之间搭建桥梁。

通过让儿童跟知识建立起亲近感,让他自己去活动,让他体会到:不是老师告诉你然后你知道了、记住了,而是在活动中自己体验到、意识到虽然平均数没出现过,但它是存在的,是表示这些数的整体水平的。这样,他的整个知识领域也被拓宽了,思维也得到提升了。这就是我们说的,平均数这样一个知识变成了儿童的素养。

这也是整个教学的过程,在这样一个从知识到素养的区间里,老师要下功夫。其实,教学真的是特别神奇也特别美好的一件事。就像庖丁解牛一样,做到提刀而立,踌躇满志。所以老师既要了解学科本身,又要了解儿童,还要知道如何把儿童带到知识那里去……在这个相互沟通的过程中,老师就是一个无名英雄,又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你感受不到他,但是他处处都在。

Q

主持人:深度学习对老师们来说会不会要求很高?老师们应该如何应对深度学习带来的挑战?

郭华教授:深度学习对教师确实有要求,这对老师来说也是一个修炼的过程吧。深度学习项目就是要提升老师的素质。老师要知道学生理解知识的难处,要去帮他化解,让他亲近知识,而不要让他觉得那个知识很遥远。

刘月霞副主任:深度学习对老师的挑战肯定是有的。现在新时代的老师很多缺少几个方面的知识:

第一,关于学生的知识。就是学生究竟是怎样学习的?学生喜欢什么样的学习?学生对什么样的教学过程更感兴趣?喜欢什么样类型的知识,比如是喜欢非常抽象的知识,还是喜欢与现实生活和自身经验结合得更紧密的知识?如果想让知识与经验和生活紧密联系,老师就要搭桥,这就对老师的挑战很大。如果用那种简单的、惯用的方式让学生一遍遍地重复机械记忆,学生就会离知识很远,就会很讨厌这样的教学。

第二,关于学科的知识。老师们可以追问自己,我们大学系统学习过的这个学科的本质是什么?它的独特的思想方法是什么?学科对于学生而言相应的育人价值又是什么?如果老师们对这些不了解,比如就是把语文简单地理解成听说读写,每节课就是总结中心思想、段落大意,然后带着孩子们一句句地说和背,也是没有意义的。

第三,关于教学的知识。怎么样真正去设计一堂课或者一个单元来达成深度学习的目标?老师们可能在观念上、相应的方法上和思路上都跟不上。所以,课程目标的设定、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我们的教学方法的选取之间是什么关系,老师们可能还不够熟悉。

因此,如果老师缺乏这三方面的知识,那深度学习对他一定是有挑战的。但是这三方面的知识,又是可以在参与项目的过程当中,在平常的教学实践探索中学习、丰富的。所以可以说,深度学习对老师既有挑战,又没有挑战。


Q

主持人:项目从实施到现在已经整整六年了,深度学习究竟给师生带来了哪些变化?

刘月霞副主任:这里讲一位老师参与深度学习的故事。这位老师是北京市海淀区八一学校的化学教师。在参与我们这个项目之前,这位老师连区里的公开课都没有做过几节。

深度学习最吸引她的是,设计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她过去上课的时候就按照考试说明来进行设计,并且还自己盘算通过复习可以落实多少考试内容。但是当专家对她进行指导,引导她去从学科本质、学科知识的功能价值以及学生能力发展这方面去进行复习课的目标设计之后,她就感觉到她真正理解了如何能够让学生去建立这种认识的角度。特别是在试讲之后,当看到学生眼睛里闪着光芒,并且下课了之后仍然盯着黑板不断地去讨论时,她觉得自己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成功。

这位老师说她现在已经迷上了深度学习。她连续两年参加我们的项目之后,代表海淀区参加了北京市教学设计比赛并获得了一等奖,此外还不断受到各方面的邀请去参加教学设计课的比赛、评优工作。她自己也写了很多这方面的优秀案例,参与了我们深度学习书中案例的撰写。

这位老师对教学的理解,对学生的理解,就通过参与深度学习这个项目后不断地去试验,不断地和专家讨论,使自己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获得了成长和成功。


Q

主持人:《深度学习教学改进丛书》(简称《丛书》)有什么特点?它所提供的教学模式会导致教学模式化吗?

刘月霞副主任:这套书目前已出版1本理论普及读本和5本学科教学指南(小学数学、初中数学、初中物理、初中化学和初中生物),未来还会有小学语文、初中英语等学科的教学指南。我们为什么这样设计呢?首先,我们这套书或者说这个项目是有教学基本理论做支撑的。

其次,是指向实际问题的解决的,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我们基于对基本的教学理论的研究和相应的成果,分学科组织专家开发了相应的学科教学指南,具体指导老师如何基于实践模型进行教学设计,教给老师们一些指导性的和操作性的具体方法,每一个都有相应的实践案例做支撑。

最后,是边研究边实验边做深化的,是一个行动研究。我们现在在全国有16个实验区(包括1个示范区)。到2019年底,已经有292所实验学校参与,教研员、老师达到1万多人,学生达到12万。高中项目在12个实验区开展,实验学校达到140多所,近千名老师参与项目研究。反响很不错。

如果有人担心它会导致模式化,我们想说,它并不是一个教学模式。它是带有很强的开放性和包容性的,想给老师提供的是一种思考教学问题的思想方法,让老师去了解教学实践基本模型,然后搭建一个教学改革的脚手架。它力图让老师在这样的一个框架下,在这个实践模型的指导下,结合他们原有的教学实践和改革经验,与深度学习的思想方法进行融合,形成带有老师自己教学风格的教学模式。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所以我们并不是要给老师提供一个所谓的模式,但是要提供一个基本的不分学科的思想方法,让老师去创生符合自己教学理解或者有自己教学风格的教学方法。这套丛书从某种意义上就是,老师能够不断去深化自己的教学研究,加深自己对教学的理解,在实践探索当中不断地形成自己的改革经验或者说研究成果的脚手架。

所以,我们的深度学习不只是对学生有价值,也是为了促进教师的全面发展。只有教师有了更充分的专业发展,才能够给学生带来一些学习上的变化。我们要考虑怎么样去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状态,怎么样让我们的学生真正意义上为理想而学、为热爱而学,这也是我们未来教学要一直探讨的一个课题。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Q

主持人:理论普及读本这本书有什么特点?如何通过阅读来促进写作,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呢?

郭华教授:写作理论普及读本的时候就定位它是给老师看的,不是纯粹个人的学术专著——这给我们老师的启示是:写作首先要明确给谁看,就是要知道你的读者是谁。所以我们当时写的时候就不断地想,要跟老师交流什么,怎么对话,怎么能让老师明白我们的这个研究。所以这本书的结构就特别简单:第一为什么要做深度学习;第二深度学习是什么;第三如何实现深度学习;第四怎么推进深度学习。这和老师们刚接触一个新事物的反应是一样的,总要问这样几个问题。 

另外,写这本书的时候,我们尽量用老师们能看得懂的语言,不用特别生僻的词,不用长句,多用短句。因为写作就是为了交流,要让别人能看懂。

至于如何写作,我想可以通过我以前主编的两本书来举例——《差异?差距?——中国校长美国考察笔记》和《留一块黑板——与顾明远先生对话现代学校发展》。首先,题目或书名很重要。 “留一块黑板”的题目特别吸引人,读者会想为什么要“留”“一块”“黑板”?当你用老师们最熟悉的语言描述你想说的那个事时,就会很好;“差异?差距?”提出了中外教育比较的一种新思路。过去,人们常看到中外之间的“差距”,事实上,有时候不是“差距”而是“差异”。因此,这个题目就表达了我们在对待中国和外国的教育发展和教育问题时到底要用什么样的心态。可以说,题目就是灵魂,题目是画龙点睛的“睛”。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写作是一个非常好的帮我们自己梳理想法进而提升我们想法的重要途径。我们平常可能会做得很多,但做完后回头去看的时候你才发现很多有意义的事情,才能理出来一条线。所以,写作实际上就是帮我们把走过的路理出一条线来。

教师写作是在教有余力或者工作有余力的情况下进行的。如果坚持写作,即使不发表,对自己来说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提升。写作有时候像唱歌一样,要先定调。定调后的起调也很重要,比如有先扬后抑和先抑后扬等不同的写法。而定什么调、如何起调,都要考虑读者的感受。

所以我们老师的写作可能有两个目的:跟同行交流,把自己所做的传播出去;还有就是给自己一个交代。这是非常重要的自我成长路径,在某种意义上,它应该是我们教学工作的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这里特别建议大家写小的有哲理性的教学故事,三五百字即可。有时候甚至只有一句话也要记下来,比如“给学生时间,就是给他发展的空间”,可能背后就是一个故事,等有空的时候再把故事写出来。

还有就是对话。比如《留一块黑板》记录的就是跟顾明远老师的对话。大家把最想说的和顾老师讨论,并相互启发。“留一块黑板”这个题目就是当时聊出来的,它反映了整个学校发展进程当中,尤其是信息技术介入的过程当中,如何处理现代信息技术和传统手段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信息技术和学生发展教师活动之间的关系。所以这个题目本身就是思想,就很有意义。


Q

主持人:信息技术与深度学习的关系是什么?如何用信息技术助力学生的深度学习?

刘月霞副主任:把信息技术引入教学,在我们国家,可能目前最多的方式就是PPT。但如果只是把过去比较好的在黑板上通过书写的方式和学生交流,换成一整套PPT,老师教学就快速地翻阅PPT,而去掉了学生思考的空间,这样的信息技术的引入就没有什么意义。如果要在教学中引入信息技术,一定要有深度的融合,而这首先要清楚信息技术究竟能帮助我们解决教学当中的什么问题。

今年因为疫情的原因,老师们把课堂搬到了线上,但是并没有很好地把两者融合起来。所以,还是要回到对教学的根本的理解上。无论信息技术多么强大,老师都要清楚教学的基本规律是什么,教学应该有的正常的过程是什么,从而让信息技术起到更好的强化作用,而不是让它替代我们的教学。

还要基于相应的学科的特点、学生的特点,来考虑信息技术与教学怎么融合。实际上,只有把这两者关系考虑清楚,让它们形成优势互补,才可能对于学生的深度学习有帮助。比如在学习一些抽象的物理和化学概念时,可以借助课件让学生看到动态变化等。但如果教学不变,还是立足于把知识灌给学生,即便融入了信息技术,对学生的深度学习也是一点作用都没有起到的,反倒是对学生的浅层学习更加推波助澜。


Q

主持人:基于深度学习的教学设计应该如何展开?

郭华教授:首先要确定目标。得知道学生在哪里。定好目标才能考虑如何让“在这里”的学生到那里去,要通过哪几个步骤?或者说,如果学生是在这儿,他还缺到那儿去的基础,要怎么去给他补?这很重要。而这就是整个设计的基础 。

深度学习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变化,就是不再是一课一课地去做知识点的设计,而是从学生活动的角度做整体单元的设计。体现的是整体的设计观,主张教师从全局考虑教学设计。

怎么进行单元设计呢?首先是得重新理解“单元”。深度学习主张从内容单元走向学习单元。内容单元相当于房子,它本身有结构。深度学习主张依据学生活动去重新建构内容概念,要根据学生的活动方式来设计房间,使这样的内容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对象,成为学生可以观察、思考、表达的对象,即进到房子里,而且在房子里活动、生活,这样“房子”才能成为他的“家”,留下他生活和活动的痕迹。这样,学生才能成为主体。

所以,老师在设计的时候就要考虑学生是怎么活动的,学生的活动是如何和这个内容建构在一起的;要从知识结构变成学生自己建构的知识结构。这就要整体去思考这个单元,思考哪些是最核心的大概念、大观念、主题,并且把这些核心观念转化成学生的活动。

其次,要考虑应该教给学生什么知识。这有一个讨论的前提,就是哪些内容不需要教。如果有一个整体观念的话,就像洗衣机的离心力,会让很多东西依附于那个核心。要抓住核心,把关键问题解决了,那些不关键的问题也就一起被解决了。或者说,要明确教学要凸显什么,不需要凸显什么。所以,老师整体设计教学的时候,要知道抓关键,就像吴正宪老师提出的“建好承重墙,打通隔断墙”。

老师们可能还会问,虽然要进行单元设计,但课是一节一节上的,怎么处理一节节课和整个单元的关系?我们提出大单元和课时微单元的概念。就是说,每一节课都要能够体现这个单元的基本特性。一个单元好比一个人,每一节课也要能代表这个人的最基本的特点。所以在设计的时候要先有整体,然后再局部,在设计局部的时候也要体现整体最基本的特性。所以在设计时首先要有这样的思想。具体学科要怎么设计,可以看丛书中不同学科的教学指南。

刘月霞副主任:教学设计的核心要素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设计以及教学评价这几方面。老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首先要考虑目标。目标是起着统领性作用的,所以要先思考实现这个教学背后的目标是什么。

然后结合目标,考虑在相应的主题设计中如何抓住核心内容,实现目标。还要看教学活动设计与目标之间有没有对应关系。因为不同的教学设计的活动安排不同,或者不同的教学方式达成的教学目标不同。在素养目标之下,要强调与生活相关,与学生经验联系,要把知识学习设计成能够在实践当中去分析解决问题的这样一个过程,要有相应的任务安排。所以教学活动的设计和目标之间是有内在联系和统一性的。——其实老师讲、学生听的这种传授式的教学方式本身没有对错,任何一种教学方式本身都没有对错,只是各自有各自的特点和优势,也有各自的劣势。作为老师,要能够选择最恰当的方法来进行教学,这就要考虑目标指向是什么,要教学的知识或者说内容的载体是什么,然后再考虑用什么样的方法去实现。

最后,要有相应评价方式来看目标实现了没有,内容、活动设计得好不好。这些是一个教学系统的几个核心要素,也是几者之间的一种必然联系和相应的支撑关系。教学只要把相互之间的要素和要素之间的关系阐释清楚就可以了。深度学习中的实践模型,就是展示的教学的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基于此把关系理清,就能够很好地进行相应的教学设计了。


“推荐阅读”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进入微商城购买!

PS: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近期微信改变了推送规则,不是按照时间顺序来排序。

要想第一时间看到我们的好内容,可以每次读完后点个【在看】或者把我们的公众号设为【星标】哦!这样你就不会错过我们的每一篇文章啦!




往期回顾

新书速递 | 防疫背景下,老师们如何开展PBL?一起探索百年夏山的立校DNA《教育未来简史》有声导读上线啦!曹培杰:STEM教育的三大误区小长假书单 |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吧!


点击“阅读原文”去微商城逛一逛!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