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教育的目的究竟为何?

怀特海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21-12-23

怀特海的经典著作《教育的目的》,是一本演讲录和论文集,收录了怀特海1916—1929年发表的几次教育的演讲稿和几篇相关论文,提出了饮誉欧美教育界的“教育三阶段论”,即浪漫阶段、精确阶段与综合阶段。浪漫阶段是“开始进行理解”的阶段,其主题在于以生动、直观的方式探索新鲜的事物,发现种种未知的联系和可能性。精确阶段关注对知识的精确表达。综合阶段是“回归浪漫”的阶段。这三个阶段既反映了学生的成长周期,也反映了教育的实践周期。该理论非常具有迁移与应用价值。

本书既可以帮助中小学校长和教师深入理解教育的目的,把握教育的规律(节奏),也可以指导中小学校进一步优化课程结构,促进跨学科或学科间深度学习,激发教师和学生的思维活力,甚至还可以指导中小学校长和教师用一种更加系统的眼光来审视某一学段的教育教学工作,促进大中小学教育的衔接与贯通,等等。可以说,思考和解决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许多问题,都可以从本书的阅读中获得思想启迪。

本书的第一章是“教育的目的”,集中表达怀特海对教育目的的看法。小编从中摘抄了一些精彩语段,希望能为各位老师带来启发。


▲点击图片购买


如果教育无用,到底什么才是有用的呢?难道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藏而不用的才能吗?当然不是,不管你生活的目的是什么,教育应该是有用的。教育曾对圣·奥古斯丁有用,对拿破仑有用。而现在,它仍然有用,因为理解是有用的。

——《教育的目的》,第3页


教育的目的究竟为何?


文化是思想活动,是对美好事物及人类情感的感受。支离破碎的信息与文化毫无关系。一个人若只是见多识广,那他不过是这普天之下最没用的人了。我们应旨在培养那些既有文化修养,又在某个特殊方面具备专业知识的人。专业知识将为他们奠定个人发展的基础,而文化修养将引领他们探寻哲学的深度和艺术的高度。我们必须牢记:最有价值的智力发展是自我发展,而它大多发生在16—30岁之间。就儿童自我发展的训练而言,最为重要的部分是在12岁之前由母亲所提供的。坦普尔大主教的一句话就阐明了我的观点。拉格比公学的一个普通男孩,在长大之后成绩斐然,人们对此深感诧异。对此,坦普尔是这样解释的:“人们在18岁时的表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18岁以后的个人发展。”

在训练学生进行思维活动时,必须特别注意我所提到的“惰性思维”——换句话说,就是那些只被大脑接收,而没有被利用、检验或与其他新鲜事物相互融合的某些观点。

在教育史上,最为惊人的现象莫过于:一度人才济济、充满活力的学校,后来却成了卖弄学问和因循守旧的集中营。原因就在于,他们已被惰性思维深深地捆绑和束缚起来。而这种拘泥于惰性思维的教育不但无用,甚至极为有害——正如拉丁文格言所说:最恶者乃由最善者败坏而来。虽然教育史上也偶尔出现过短暂的思维活跃期,但它早已被惰性思维所深深地影响。这就是为什么那些没有受过教育的聪明女人,在阅历人生百态、人到中年之后,反而成了社会中最有教养的群体。因为她们侥幸逃过了那种惰性思维的恐怖施压。历史上,每一次将人性发扬光大的思想革命,都是对惰性思维的激情反抗。唉!可悲的是,由于对人类心理状态的无知,这些思维革命却继续沿用某种教育体制,以它自己形成的惰性思维再度把人性牢牢地束缚起来。

现在让我们思考一下如何来避免教育体制中的这种思维僵化和观念陈腐吧!在此,我们倡导两条教育“戒律”:一是不要教授太多的学科;二是不教则已,教必透彻。

选取大量学科中的一小部分进行教授,会导致学生被动地接受一些零乱、不系统的概念,而且不能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和活力。因此,引入教育的主要知识既要少而精,又要尽可能地相互关联。要让学生将这些知识变成自己的东西,并领会它们在当下实际的生活情境中如何应用。这样,学到的这些基础知识就很有用,可以帮助其自身理解和领悟生命中经历的大事小事。我这里所说的“理解”,不仅是逻辑上的分析,更是法国谚语“理解即宽容”中所指的那层含义。迂腐的学究可能会讥笑这种实用的教育方式。然而,如果教育无用,到底什么才是有用的呢?难道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藏而不用的才能吗?当然不是,不管你生活的目的是什么,教育应该是有用的。教育曾对圣·奥古斯丁有用,对拿破仑有用。而现在,它仍然有用,因为理解是有用的。

应该将有价值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学生的课程之中。想要做到这点,实属难上加难。因为,一切教育的核心问题,是让知识永葆青春活力和防止知识呆滞腐化。

——《教育的目的》,第7页


教育的核心在于让知识永葆青春活力和防止知识呆滞腐化,为此,该如何做?


教育是一门学习如何运用知识的艺术。而这门艺术很难传授。无论何时,当一本具有真正教育价值的教科书问世时,就会有评论家认为它不好教授。这种教科书当然难教;如果好教的话,它就该被焚毁,因为它不具备任何的教育价值。和其他事物一样,教育中的宽阔享乐之路,必然会走向肮脏险恶之路。这条罪恶之路,有时体现在书本中,有时表现在讲稿里。这些书和讲稿几乎能让学生死记住所有在下一次校外机构考试中可能出现的所有问题。我想顺便提一下,除非所有考试中的每个问题都由学科教师亲自设计或修改,否则教育体系就没有发展前途。校外的评估人员可以对课程或是学生的学业成绩进行鉴定,但如果没有真正教师的严格监督,或至少由其推动的学科小组的讨论授权,他们就无权问学生任何问题。当然也存在一些例外的情况,但身为例外,只要不违背原则,也是可以被接受的。

现在让我们回到之前提到的观点,即:应该将有价值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学生的课程之中。想要做到这点,实属难上加难。因为,一切教育的核心问题,是让知识永葆青春活力和防止知识呆滞腐化。

最佳的教育做法取决于如下几个不可或缺的因素:教师的天才禀赋,学生的智力类型及其生活前景,紧靠学校的周边环境所能提供的潜在机会,以及诸如此类的其他因素。正因如此,校外主持的统一考试才会产生这么致命的危害。我们谴责它,并非因为我们成了喜欢谴责既定事实的怪人,我们可没那么幼稚。当然,这些考试也对懒散的学习态度有着一定的作用。我们之所以厌恶它,必定有非常明确和切乎实际的原因——因为它扼杀了文化的精华。当你试图借助经验来分析教育的核心任务时,你会发现教育的成功取决于对多种不同因素的细微调配。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人类的心智,而不是无生命的物质。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判断力,以及掌控复杂情况的能力,并使其在特殊环境中运用理论知识来畅想未来前景,以上都无法依靠考试科目表中的一套规则来获取。

教育是一个需要耐心把握细节的漫长过程,不能忽略每一分钟、每一小时、每一天。根本不存在通过绝妙的概括就可以达到治学巅峰的捷径。有句谚语说得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这正是我一直强调的难点,教育的难题就在于要使学生透过树木而认识森林。

——《教育的目的》,第9页


教育的主题应该是什么?


我要请那些注重实际的教师们注意。在一个纪律良好的班级里,向学生传授一些惰性知识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教师照本宣科,学生死记硬背,迄今为止,大家还认为这是一种不错的教学方法。以此,学生们学会了如何破解二次方程。然而,这样做的意义何在呢?也许我们可以从传统意义上解答这一问题,即:大脑是一个工具,首先要将它打磨得锐利,而后才能很好地使用;获得解答二次方程的能力,就是磨炼大脑的过程之一。这种传统说法之所以不被时代所淘汰,原因就在于有它存在的一定道理。但是,在它半真半假的陈述中却隐藏了一个根本性的错误,而这个错误有可能会扼杀现实世界中的天才。我的确不知道是谁首先将大脑比作无生命的工具,说不定是希腊七智中的一个呢。也或许是他们所组成的促进会。无论谁是发起者,它都毫无疑问地获取了社会名流的一致认可,具有不可触碰的权威性。但是,无论它有多大的权威性,无论它有多高的认可度,我都会毫不犹豫地驳斥它,因为它是迄今为止被引入教育理论中的最致命、最错误、最危险的概念之一。人类大脑从来就不是消极被动的,它处于一种连续不断、永不休止的活动之中,精细灵敏、易于接受、反应较快。你不能在磨好它之后才延续它的生命。不管学生对你的主题有何兴趣,你都必须马上唤醒它;不管你教给学生怎样的思维能力,你都必须当场展示它。这就是教育的黄金法则,也是一条难以遵循的定律。

困难就在于:无论怎么校对用词的准确性,对一般概念的理解,大脑的思维习惯,以及对智力成就的愉悦感,这些都难以用简单的话语表达出来。所有具备实际教学经验的教师们都知道,教育是一个需要耐心把握细节的漫长过程,不能忽略每一分钟、每一小时、每一天。根本不存在通过绝妙的概括就可以达到治学巅峰的捷径。有句谚语说得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这正是我一直强调的难点,教育的难题就在于要使学生透过树木而认识森林。

根除学科之间毫无关联的现象是我所极力主张的解决方案,因为这种支离破碎的状态扼杀了现代课程的活力。对教育而言,唯有一个主题——那就是丰富多彩的生活。然而,我们并未向学生提供此类单一的整体,而是教给他们代数——没有后续;几何——没有后续;科学——没有后续;历史——依旧没有后续;教他们两门语言,但却从不精通;最沉闷的当属文学,它不过就是教几部莎士比亚的戏剧,分析情节、认识人物,再让学生记一些语言学特点。而这种花开一半的系列课程能代表我们丰富多彩的生活吗?对它的最佳评价,不过是上帝在思考创造这个世界时灵光乍现的一个目录表,而他甚至都没决定如何将其融为一体。



文章节选自《教育的目的》一书,教育科学出版社2020年3月出版。


PS: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近期微信改变了推送规则,不是按照时间顺序来排序。

要想第一时间看到我们的好内容,可以每次读完后点个【在看】或者把我们的公众号设为【星标】哦!这样你就不会错过我们的每一篇文章啦!




往期回顾

新书速递 | 三只可爱的小田鼠,四个有趣的小故事中介模型分析能够验证因果关系吗?《教育未来简史》有声导读 | 审视“一贯做法”新书速递 | 防疫背景下,老师们如何开展PBL?新书速递 |《大熊和小睡鼠》:享受友谊与美好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吧!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