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非典型冠状病毒,一位幼教女博士的非专业日志

牛牛博士 超级早教专家 2021-05-25


点击箭头处“蓝色字”,关注我们哦!!



大家好,我是牛牛。


新型(非典型)冠状病毒的全国爆发已持续近一周多,看着确诊和死亡数量逐日攀升,着实让我心痛。我深知,负面情绪没有任何实质性作用。因此,我每天早晨打开“丁香医生”看看实时疫情数据,小担心,再快速整理自己的情绪。


当然,有时候情绪也会有“崩盘”的时候。例如昨天早晨醒来,看了一篇武汉感染者去世的文章。我还是不争气地哭了。

牛牛的视频日志

👇

 

这一周来,我也在关注(观察)网络、社群和身边人的状态。不过我一直在慢慢写,大脑不断地在梳理,希望文章呈现稍微有点系统和脉络。这些天,我将陆续输出相关思考。

 

今天这篇文章,是自己的日志,也是杂(散)文,将几个内心比较有碰撞的思考点分享给大家。



全篇文章:8000字

花费时间:20分钟

以下,正文

  

 
1 

 


疫情爆发初期,部分人选择“轻慢、怠慢”



2020年1月13-20日,我和国内诸位幼教专家在日本进行研究型进修,因此消息有一些滞后。


但根据网络的新闻信息来看,2020年1月9日,中国卫生专家组确认是新型冠状病毒——2020年1月20日,专家钟南山表示,新型肺炎可以人传人,与此同时国务院下达重视疫情和人民生命健康的指示。



刚好,我于1月20日从日本东京飞回上海,又从上海转机重庆。基于新闻报道和亲友提醒下,我戴上了口罩。


我在机场的自拍


不过根据我1月20、21日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重庆江北机场和火车站的观察来看,戴口罩的人非常少。

当天上海-重庆飞机上的视频


火车站、机场来来往往的人群,浓浓游子归家之心,中国年,是这样的。

不过我当时看着成人带着孩子,毫无防护措施出现在人流密集场所,我内心觉得那些家长“心太大”。


但现在回想起来,也情有可原。毕竟不是所有人都关注人民网等官方新闻动态。1月20号的无防护状态,我认为和当时新闻信息还没有完全发酵、扩散开来有关。


因此,我在想——以后一些民生类紧急情况的官方信息,如果通过通讯公司、官方地发送到每个人的手机短信上,让紧急信息快速触达到每个人,也许会更好?就像每次过年,我会收到上海官方政府关于禁止放鞭炮的信息一样。


2020.1.24之前,没有收到疫情相关信息





“怠慢、轻慢”我回到家之后的感触更深。我到家当天,就告诉家人疫情有点严重,希望他们去买口罩、注意传染。


和父母描述冠状病毒的无奈


第一次与家人的沟通,仿佛吹了一阵耳边风,不痛不痒。他们没有去买口罩,更没有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父母甚至觉得你“草木皆兵”。于我看来,这就是“怠慢、轻慢”。


无独有偶,后来发现很多人,

都存在这样的侥幸、怠慢、轻慢这场疫情的态度。

👇

1月18日


武汉某区聚众进行万家宴


1月22日


华南海鲜市场排长队退

商户租金

1月24日


老家上坟的时候,

1/2人群未戴口罩。

SECEE社群成员反馈

很多父母拒绝戴口罩

(当然

包括我父亲和奶奶

也是不带口罩顽固分子)


1月28日


依旧看到我们这边

有老年人不戴口罩

聚众“打牌”




2020年18日,武汉百家宴


我们发现,当疫情信息已全方位铺开的时候,还是有人选择怠慢、轻慢这件事。


就像一个人和我说,“这次死的人没有非典多啊!我当时真的很想掀桌子,我只说了一句“如果那死的人就是你的家人呢?请问?


因为事不关己,就可以“高高挂起”吗?


在这里,我并不是在指责任何人,因为每人所处场景都有不同


有的怠慢/轻慢,是信息不对称;有的,是知识储备不够;有的,是认知差距;有的,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下一次,再有某种病毒从野生动物身上转移到人类身体内,很可能还会引发大规模疫情,而我们完全可能对致病病毒一无所知。”

——《病毒简史》 · 卡尔·齐默(Carl Zimmer)


美国耶鲁大学研究者卡尔·齐默写下这句话的时候,时间是2015年。很不幸,作者说的“下一次”已经到来了,就在我们面前,它的名字叫做“新型冠状病毒”,而我们目前真的对它“一无所知”


我们唯一知道的是,正如流感病毒、艾滋病毒、埃博拉病毒和“非典”病毒一样,它也来自于某种野生动物,某种跟我们共存了千百年的野生动物。


野生动物身体的携带病毒


在新型冠状病毒这件事情上,怠慢和轻慢不仅仅在疫情爆发的时候了。如果病毒传染来源的确是野生动物,这种怠慢、轻慢来自人类对大自然“无所畏惧”。


看上去我们能将飞禽走兽变成自己的盘中餐,我们貌似“征服”了自然。然而,世界会用自然法则给没有敬畏感、过于傲慢的人类重重一击。


蝙蝠“宴”



2



疫情爆发加速期,地域黑之殇



在疫情爆发加速期,另外一件事出乎意料地闯入我的视野——针对武汉乃至湖北人的地域黑比加油鼓起的声音更响。


 我个人几乎不玩微博,起初对武汉地域黑没有感觉。直到有位朋友给我打电话,说道:“武汉人真SB吧!全世界都拉紧了警报,就武汉人最淡定!


我当时针对心里愣了一下,原来除了疫情,大家还把关注点放在了“武汉人”甚至“湖北人”这个点上。


 我搜了搜微博、朋友圈和网络消息,此类“武汉/湖北”地域黑,真实且强硬地存在着。相比于 “武汉加油” “武汉挺住” 这类鼓励的话语,武汉人在疫情爆发之初收到的反而是 “我们不欢迎武汉人” “武汉病毒” 等敌意,甚至 “武汉人就是出来传播病毒” 的恶意揣测。


对武汉人/湖北人的恶意攻击


 

随便一点微博或朋友圈截图,,可见一斑。

我当时想的就是,是不是从此武汉甚至湖北,又将成为一个“抬不起头”的城市?

 

武汉的小伙伴是这样说的:“周围的人都会以一种不同的眼光看待我们。我总希望一觉醒来,我还是要每次都解释好久武汉是哪个不出名的三线小城市。我不希望大家以后把武汉等同于冠状病毒,以前还有人会说出武汉有黄鹤楼、周黑鸭、武大华科。但现在,只有走投无路还要到处乱跑的疫区人民,和一个孕育出新型病毒的、脏乱差的城市”。




如果可以重来,最不想疫情发生的,我想应该是武汉人了吧?谁想被人指着说“天上九头鸟,地下湖北佬”?谁想被人骂“SBWH”?谁想被指责是“病毒携带体”?谁想被人看了身份证就拒之于千里之外?谁想,亲人患病甚至生命岌岌可危?


华南海鲜市场乱象,相关部门监管不力,不明人员食用野生动物导致了疫情,这事儿发生在武汉,是事实。但是,莫非华南海鲜市场的人员和吃野味的人,都是武汉人?从武汉流动到其他省市的人,都是武汉人?在武汉的人就是武汉人/湖北人?


 难道最无辜的,不正是遵纪守法的普通武汉市民吗?


 因来自网络的不实消息和谣言,武汉人乃至湖北人,承受了太多无端且自私的恶意和地图炮。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中国,从来就是由56个民族、34个省级行政区组成的大家族。我们来自不同地域,和而不同,才显得中华民族之缤纷与团结。正是在这种全国性困难的时候,我们更要团结,不是吗?


 

不论你是湖北人或哪里人,在歪果仁眼里都是中国人。我们内部闹得越凶,不怀好意的恶势力更会见缝插针。

 

很欣慰的是,在1月22号以后,我的朋友圈以及网络出现了更多支持武汉、湖北的声音和行动。全国人民支持武汉市和湖北省,疫区人民也不会辜负大家!







3


疫情爆发高峰期,社交媒体的恐慌



还记得2003年非典的时候,我们获知消息的途径主要来源于电视新闻和报纸。



现如今,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只要拿着手机,人们就能接收世界各地的讯息,也能向世界传达自己的信息。

 

“据估计,70%的人会抱着手机或iPad刷资讯入睡”,卫报专栏作家伯克曼曾说过。

 


前面我提到了针对武汉市和湖北省的地域黑。


在这其中,社交媒体发布的不实信息和传播的恐慌——“功不可没”。如下举例:








以上,5个谣言举例。

糊到渣的图片、视频等在WEIBO、WEIXIN、QQ疯传,

传递者也觉得自己“仿佛知道了个大秘密”!

而这些传谣、造谣的背后,又带来了什么?!



关于武汉人逃离的谣言,让不明真相的群众“厌恶”武汉人;

关于疫情夸大的谣言,让不明真相的群众陷入“高度”恐慌;

关于预防或治疗疫情的谣言,让不懂医学常识的群众“前走偏锋”。

 

不论是哪种谣言,其首发传播者都是“恶”的,它制造了矛盾、敌意、焦虑、恐慌,

有一种“唯恐天下不乱”的架势。



 

有的人会说,“不就瞎说了几嘴,有啥大不了”?


您可别这样说,谣言、恐慌摧毁人的威力,它一点都不会比病毒小。


麻省理工的一项研究发现——瞎编出来的谣言确实要比事实更刺激,而且它们传递的情绪单一、鲜明、非常好识别,更容易吸引读者。
而这些错误、不实、仇恨的谣言,因移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传播迅速性和监管滞后性,将网络世界侵蚀、毒害,一部分人选择非筛选性从中,网络世界变成了战场。
皮尤研究中心曾对美国国会议员的Facebook帖子做过分析,他们发现,那些情绪愤怒、言辞粗鲁、直接攻击敌对党的“暴躁帖”,能比其他言论多出50%的赞以及多一倍的留言。
威尔·戈宁(埃及人,“阿拉伯之春”的策动者之一)曾反思到“我错了。社交媒体让人民团结起来推翻独裁者的工具,也把我们国家撕得支离破碎。



 

造谣的人,合成录音或视频、假装专家等,不累吗?

也许,他们真的“不累”!但是,需要“绳之以法”


 

我朋友圈的造谣、传谣“现场”




因为,我们总有一些家人不具备较强的信息筛查能力或者容易从众。

不知不觉中,他们也成为了谣言的“助推者”

而更多人,将成为谣言的“牺牲者”


这不仅是“暴徒的狂欢”,更是“网络的战争”

被无端指责的安分武汉市民,就是最好的例子。



 

我挺心疼政府的,不仅忙着平稳疫情,还要忙着“辟谣”。

人民日报的辟谣信息一直在更新,一些造谣者逐渐受到“惩罚”。

我心里是说不出来的爽快!

 


最近,社交媒体中的谣言声逐渐减少,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理智。





4


疫情爆发高峰期,现代中国亲情的“博弈”





我们中国,非常强调家庭和亲情。中国式亲情,不仅是小家庭的概念,更强调“大院式”“大家族”的关系。正因为如此,才会出现“七大姑、八大姨”的概念。

 

在中国式亲情中,大家庭团圆才是“大团圆”,亲人之间有种“打断骨头连着筋”的紧密感。有的人表示,甚至有一种“拼命粘在一起”的感觉。

 


我的生活经验中,我们的除夕是几家人一起吃年夜饭,不同家庭有可能还会安排“串门拜年”和“转转席”等春节活动。在爷爷奶奶辈,上述活动是必不可少。

 

与此同时,个人或者小家有时候也需要“服从”或“奉献”于大家庭。

 

我还记得有一次,我奶奶突然想去外地旁亲家过年。但我个人觉得,过年就应该在自己家,而且我半年才回家一次,真的想在自己家和家人在一起。更何况,不是直系亲属,几家人到别人家过年,我也觉得很麻烦。但是,貌似小家庭必须服从大家庭的决定——“你不想去也得去”。当然,最后叛逆的我决定不去,我们家由父亲作为长兄去外地过年了。

 

当然,每次几家人一起团聚的确温馨又热闹,有亲戚来拜年更是春节的人气之所在。


不过,今年因新型冠状病毒,这个年该怎么过,的确需要做一些思考。除夕的家庭聚餐并没有避免,家人们当时貌似并没有拉响警报,我爸爸连口罩都不带,更别说奶奶了。

 

那么亲戚间的串门呢?我和家人说,“要不然和他们说一下,今年不用拜年了?老一辈表示:“这样多不好,想来的人,觉得我们不欢迎他们;不想来的人,好像我们在暗示他们怎么不来?”总之,我的家人拒绝告知亲戚“减免拜年”。


朋友圈内的谢绝拜年


 

我就纳闷了,不会拜年的亲戚,你说了更不会来拜年啊!正在我捉急的时候,我一个表叔打电话给我外公外婆了,表示“为了大家的健康,今年他们那边的人都不来拜年了”。就这样,我悬置在心中的石头才放下来。


     但是,这也让我在思考,到底是什么是理智的亲情以及亲人关系?

为了亲人和自己的安全,减少春节聚会是人情浅薄还是理智地关爱生命?

就这个问题上,因一些具体事件,我已经和父亲“争论”过几个回合了。


父亲认为我“不近人情”、“冷血动物”,我也无法理解父亲“自我牺牲+溺爱”式的兄长关系(又或者称为中国式老好人)。

 

或许,这也是我们这一代独生子女和父母上一代多兄多弟的成长环境与经验的不同。这样的问题,平时早已埋下了种子,无非在疫情爆发的时候浮现了出来。、


分享一则小故事👇

瘟疫考验人性,也让人性中的善良勇敢发光。

英国中部德比郡山谷中亚姆村牧师带着村民自愿隔离,400天后,村里到处都是墓碑。
只剩下70个人活着:
“走的话就会死,哪怕没感染的人也很容易被感染。但我们愿意试试,因为善良需要传递下去,后人们要记住善良。
这段历史被纳入了1950版英国教科书中。我们不是宣扬“牺牲”,而是赞扬善良,在最艰难的时刻,这种善良越发珍贵。






5


疫情爆发高峰期,发国难财的歪门邪道



1月22日之后,新型冠状病毒进入爆发高峰期。


随着感染人数和人们的恐慌指数增加,相关物资成为了“抢购爆品”,例如口罩、消毒水、感冒药等等。


我的朋友圈也是一片求购口罩的“声声呼唤”。就像当年非典,板蓝根成为“每日饮品”一样。



疫情爆发高峰期,囤口罩人群的心里——口罩不仅防病毒,还可以治心病。口罩戴不戴不重要,但是口罩买不买很关键。随着疫情爆发和湖北省乃至其他省市的封城,食物也成了“稀缺用品”

 

在这过程中,出现了一批“发国难财”的黑心商家,不仅是“趁火打劫”这么简单,有的甚至有“谋财害命”之嫌疑!


目前,郑州市二七区市场监管局已对二七路大商超市负责人进行了行政约谈,并作出50万元的行政处罚,对该超市进行调查取证。


难怪在目前3M品牌旗舰店出现售罄断货情况下,盆友圈一些神通广大人士却能成千上万的发货,也有海外代购也表示,疫情以来,7500箱假口罩已流入代购圈。



  

我能够理解商业的本质是“盈利”,但“盈利不等于逐利”,更不等于昧着良心、不要底线赚黑心钱。疫情期间哄抬物价不该,国难当头做假售假更不该!


我气愤,更悲伤。比病毒更可怕的,是没有良知的黑心肠。

 

我个人的经验最近没有在网上或者任何来路不明渠道购买口罩(怕假货),家里有几十个口罩,如果“禁足”15日+杜绝走亲访友,估摸着口罩也够用了。

 

我上述行为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方面把口罩等物资留给更需要的疫区群众;另外一方面也是减少不必要的消费,避免商家抓住消费者的恐慌心理。


2020是最难的春节 但是我们要一起挺住,众志成城、共度难关!!

 

我身边有很多主动募集物资的热心人士,在这里向他们致敬。


我朋友圈里面的爱心人士(部分举例)







6


疫情全程,中国“民族脊梁”和“中流砥柱”



此次非典型冠状病毒爆发的整个过程,我也看到了什么是“民族脊梁”,什么是“中流砥柱”

 

疫情逐渐严重

84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一边告知民众不要去武汉,

一边死逆行冲到武汉疫区第一线。


因航班机票售罄,钟南山院士和助手机上一列五点的高铁。

临时上车,只能去高铁餐车区域。

刚落座就拿出文件研究数据。



抵达武汉之后,更是超负荷工作,一刻不停。

我们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他的疲惫,但他毫无怨言。

“既然国家需要,那就要去”,这是他给自己的理由。




前几天的新闻采访中,我看到了钟院士的眼角泛着泪花。

谁都不是钢铁超人,无非是心系国家。



 

钟南山院士的“生死逆行”这已不是首次。

在2003年抗击非典的时候,钟南山院士喊出:“把最重的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



时隔17年,钟南山院士再次让我看到了作为一位医者和科学家的敢讲真话、敢挑战权威、敢肩挑大义的精神。他是无双国士,是定海神针,更是民族脊梁。

 

除了钟南山院士,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我国著名传染病学专家李兰娟院士也是一直在全国各地奔波,对全国疫情进行研究性判断(研判),并给国家和广大群众最真实、可靠的报道。


不仅如此,李兰娟院士还在1月22日凌晨赶回杭州之后,早上8点准时出现在院士门诊,为患者看病。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北宋朝理学大师张载的名言,这也是自古以来,我们中国知识分子的志向与传统。

 

大是大非面前,天灾人祸面前,总有人要站起来成为支撑中华民族前行,而钟南山院士、李兰娟院士,就是中国的脊梁。

 

与此同时,除夕团圆夜,多地医生、护士请愿支援武汉!

请问,谁不想平安、喜乐地与家人吃团圆饭?

但这些医务人员深知,这场战役不是武汉人的战役,

而是每一位中国人的战役。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是中国最让人动容之处。紧要关头,总有一批人站出来。98年大洪水如此、03年非典如此,08年汶川大地震如此,以前如此,现在如此,将来也会如此。

 

正是有了千千万万个无私奉献的医务工作者,我们才能健康地与家人看春晚。

就在疫情爆发的前几天,北京一位眼科医生被砍伤,但广大医务人员并没有因此放弃自己和人民群众。

他们选择逆流而上,那逆行的背影,是这个世界上最美的风景!


 

除了医务人员,还有公务员、教师、军人等,他们也坚守在疫区最前线,守护者中国大地每一片的安全。我们祥和的中国年,全靠你们的默默守护。



什么是社会的中流砥柱,往往是那些看上去默默无闻甚至被“鄙视”,但肩负起国家稳定、安全、发展的那一群人。在这里,向你们致敬!







0


写在最后的最后


这篇杂文着实有些长,长到可以做一篇本科毕业论文了。

但上述每个思考点,都是在疫情期间,撞击我内心且不得不说的内容。

 

上述6个点,表面讲的是疫情及其社会现象,但最终指向的还是我们的公民素养和我们的教育

关于敬畏自然和生命,它应该在孩子有“万物皆有灵”的生命初期,就播下真善美的种子,根骨是正的,茎叶花果才会正;关于吵来吵去的“地域黑”,我相信当孩子对这个世界充满着无数美好期待的时候,他们是不知道的。如果你告诉孩子湖北是一个九省通衢的地方,它诞生了屈原,中国第一所幼儿园也在湖北省,大名鼎鼎的黄鹤楼在武汉市,那么孩子对武汉市和湖北省的印象应该不会糟;关于传谣造谣,如果我们在生活中引导孩子学会基于“真实”发表自己的观点,引导孩子做一个诚实、严谨的人,对自己说出的话负责,也许等他们长大,对造谣和传谣并不会那么“感冒”。


很多的社会乱象,最终都可以回归到人类学、社会学、哲学、教育学来做思考。

 

作为一个教育人员,除了思考专业内的事,也可以思考更多国家、社会的甚至地球、人类的事。这不是“咸吃萝卜淡操心”,而是作为专业教育工作者的自我修养。教师的视野在哪里,他能陪伴儿童进入的世界就在哪里。
 教师专业性体现在一日生活的“业务”处理中,求的是稳定性;而教师专业智慧则体现在灵动地解决教育现场的问题,要的是艺术性和创造性。
与此同时,疫情席卷全国的危急时刻,作为专业人士/人才的教育工作者,如何为国家分担忧愁,也是义不容辞需要思考和落实的事情。
 如果你是一名幼儿园教师,“禁足”学习,减少串门并提升自我,也不错。如果你是一名幼儿园中/高层管理者,即时关注政府消息并关心园所内儿童和家庭的情况,也是必须落实的事情。如果你是一名学前教育研究者,疫情所凸显的教育课题,深入研究并给出建议,也有很多发光发热之地。如果你是一名学前教育自媒体,如何引导粉丝积极、正能量思考当下这个课题,能够给粉丝怎样的实在应急策略,这是KOL需要肩负的责任。


 

最近,我看到很多学前教育的专业人士都围绕着疫情,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例如,信谊分享的《溜达鸡》原创绘本。

又如,胡华名师工作室的接地气推文。

再如,免费3D博物馆资源。

等等。

 

2020年初的非典型冠状病毒疫情,它束缚了我们的行动,但它束缚不了全国上下的团结和友爱。这场开年“战争”中,虽“乱象百出”,也阻挡不了全中国上下的众志成城和齐心协力。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鲁迅,《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以上均为个人看法,欢迎文末留言区探讨。




棒棒的文章内容:牛牛博士好好的内容审核:小超超
美美的排版发布:71君+牛牛博士原创文章不容易,欢迎大家积极转发分享转载文章请联系本公众号抄袭、洗文者,法律途径解决
——THE END——


我们一直在路上,持续分享各国真实教育见闻

期待你的持续关注与加入


考研赋能 | 首发开讲!非985/211如何顺利保研华东师范大学?!!考研赋能 | 线上讲座NO.2,在职幼儿园教师考研澳门大学的成功经验分享!招募 | 新西兰高品质幼教研修,去奥克兰大学做“插班生” !论坛丨热烈庆祝首届中国学前教育传承与创新论坛完满成功(含嘉宾分享内容)时间的答案 · 演讲者NO.1 | 石凤梅——我该怎样做老师 ?时间的答案 · 演讲者NO.2 | 陈菁菁 从一个菜鸟妈妈到专业阅读推广人实事 | 这些野生动物和媒介的病毒怎么就到了人类社会?| 石正丽 一席第600位讲者他乡的童年 | 知识点总结 日芬印英以中六国教育对比微调查 | HQ 幼儿园T老师在幼儿园办花园婚礼,10W+关注,大家怎么看?微调查 | 六一儿童节还是园长说了算呀?!?
微调查 | 因为不想去幼儿园一线工作,所以我去考研了......行走志 | SECEE 2019 新西兰幼教研修日记 NO.1
行走志 | SECEE 2019 新西兰幼教研修日记 NO.2
行走志 | SECEE 2019 新西兰幼教研修日记 NO.3行走志 | 日本教育孩子的几件“怪事”,值得所有家长深思行走志 |  2019 SECEE暑期日本幼教研修3-4期 完美收官(附视频+图片)观察 | 节后炮:儿童在儿童节的身份与话语权管窥(原创)观察 | 幼儿园安装远程实时监控设备,迎合家长还是迷失了教育与法律?●美国 | 特殊学校里的自闭症孩子在干嘛?美国 | 中美特殊儿童早教班之比较美国 | 几份作息时间表管窥中美幼儿园课程设计的差异丹麦 | 怎样的幼儿园造就了世界上最幸福的国家?日本 | 不要因为太危险而阻止儿童探索与体验日本 | 一顿幼稚园午餐的差距(附视频资料)日本 | 悉数我在日本遇见的园长们及其特质德国 | 见识了「傻玩」的德国幼儿园怎么教小孩,我觉得这些年白活了德国  | 德国幼儿园:一批在起跑线睡着的小孩集散地德国 | 卧底德国幼儿园,我的情商受到了暴击新西兰 | 新西兰学前教育的特色是什么?如何实现?澳大利亚 | 走进澳大利亚孩子的阅读世界(上)澳大利亚 | 幼儿教师的角色与责任——走进澳大利亚孩子的阅读世界(下)师训 | 瑞吉欧取向下的儿童行为观察与师幼互动政策 | 关于印发《教育部基础教育司2019年工作要点》的通知政策 | 牛友看两会,中国学前教育怎么走?线下 | 学前教育科创投圈的第三次线下小聚


今年愿景


超级早教专家(Super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Experts,简称SECEE)力图为幼儿园教师、家长、高校提供一处留白、共生、和谐可持续的成长空间,竭尽全力集结世界范围内的教育引领者与KOL,协同为中国学前教育质量提升做点事儿,而不仅是活着。


若你觉得和我们一样或想成为一员

随时,欢迎加入!


添加下方微信,加入学前教育科创投社群

(入群审核需实名制,谢谢)


点个在看好不好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