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专著推荐 | 《许子东细读张爱玲》

小北 翻译学通讯
2024-09-03
“恋爱着的男子向来是喜欢说,恋爱着的女人向来是喜欢听。恋爱着的女人破例地不大爱说话,因为下意识地她知道:男人彻底地懂得了一个女人之后,是不会爱她的。” 
1943年,作家张爱玲在短篇小说《封锁》里如此写道。

这位23岁的姑娘,自己还没有恋爱的经验。然而,却让胡兰成却从中看到了,一个女作家对中年男人心思处境的一种独到的了解跟同情,对男人这么一种社会动物的一次正面手术解剖。
一个是当时上海最负盛名的女作家,一个是大汉奸、汪伪政府的要员。在乱世之中,他们的相识、相知、相恋,乃至最后的分手,都堪称一场“传奇”。


一、人生若只如初见

胡兰成对张爱玲的回忆当中有价值的是三个部分,一是他跟张爱玲的相识过程中他的一些直观印象;二是他对张爱玲文学见解的一些转述、旁观;第三个就是他描写张爱玲个人的一些性格、习惯、生活细节。
胡兰成在自传《今生今世》里有很多关于张爱玲的记载。当然这些记载不可全当真,因为是多年后写的回忆,但也不可不参考。全书345 页,张爱玲的名字直到143页“民国女子”这一章才出现。

一开始就是讲,在苏青编的《天地》上读到《封锁》,“我才看得一两节,不觉身体坐直起来,细细地把它读完一遍又读一遍”。然后他就去信问苏青作者何人,后来在期刊上看到照片,应该是1944 年初,胡兰成就去了赫德路192号的公寓,6楼65室,现在叫常德公寓,拜访张爱玲。张爱玲当天没有见他。但次日,张爱玲回访美丽园胡宅。
胡说:“我一见张爱玲的人,只觉与我所想的全不对。”“我连不以为她是美的,竟是并不喜欢她……”这个“连”字,好像是胡兰成的特产,根据上下文猜,大概是“甚至”的意思,就是说我甚至不以为她是美的。当然这是十几年以后的回忆,当时肯定不敢当面说。
为什么不美呢?胡说,张个子太高,像个不成熟的女学生,大概衣着也贫寒。反过来也说明,张只是去见一个文化官员,并没有刻意打扮,开始并无拍拖的意思。


即便如此,胡兰成还是把他的最初印象转成了赞辞,说:“张爱玲的顶天立地,世界都要起六种震动。”“我常时以为很懂得了什么叫惊艳,遇到真事,却艳亦不是那艳法,惊亦不是那惊法。”惊艳这个词,现在用俗了,最初使用的时候,或许曾有新鲜感。
一坐五个小时,胡兰成说:“我竟是要和爱玲斗,向她批评今时流行作品……”两个人又讲文章又问收入,也叙述各自的事情。这里的“竟”字也是胡兰成的偏好,意思是说,我本不应该跟这个女生谈文论艺的。
真正不恰当的,是送到弄堂口,“两人并肩走,我说:‘你的身材这样高,这怎么可以?’只这一声就把两人说得这样近,张爱玲很诧异,几乎要起反感了,但是真的非常好。”


二、“胡说”张爱玲

接下来的日子几乎天天见面,在胡兰成记忆里,“一个月总回上海一次,住上八九天,晨出夜归只看张爱玲。两人伴在房里,男的废了耕,女的废了织”,也不出去玩,大多是谈文论艺。
胡兰成怎么形容张爱玲?说“我们两人在房里,好像‘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我与她是同住同修,同缘同相,同见同知。爱玲极艳。她却又壮阔,寻常都有石破天惊。她完全是理性的,理性得如同数学,它就只是这样的,不着理论逻辑,她的横绝四海,便像数学的理直,而她的艳亦像数学的无限”。
又说:“格物完全是一种天机。爱玲是其人如天,所以她的格物致我终难及。爱玲的聪明真像水晶心肝玻璃人儿。”这句话,好像是葛薇龙奉承姑妈的话。

最有名的一句,胡兰成说:“ 张爱玲是民国世界的临水照花人。”不知道胡兰成当年有没有当面跟张爱玲说过这类的话,这么文绉绉,转成口语,怎么才说得出口,还要让一个极聪明的女作家不笑场。

不过细节上的写实形容,就没有那么惊艳壮阔,说“她的脸好像一朵开得满满的花,又好像一轮圆得满满的月亮。爱玲做不来微笑,要就是这样无保留的开心,眼睛里都是满满的笑意。我当然亦满心里欢喜,但因为她是这样美的,我就变得只是正经起来。我抚她的脸,说道:‘你的脸好大,像平原缅邈,山河浩荡。’她笑起来道:‘像平原是大而平坦,这样的脸好不怕人。’”

张爱玲也是人在情网,毫无知觉,送他一张照片,背后写:“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张爱玲已经在《第一炉香》里写过为爱飞蛾扑火,在《金锁记》里写过爱得自欺欺人,没想到自己现在实践起来……
小说《金锁记》的女主角曹七巧

胡兰成描写张爱玲外表的文字实在不多,而且有时候还要藉张爱玲之口来描写他自己。“爱玲喜在房门外悄悄窥看我在房里。她写道:‘他一人坐在沙发上,房里有金粉金沙深埋的宁静,外面风雨琳琅,漫山遍野都是今天。’”
值得注意的是《小团圆》里写热恋的文字,也喜欢用金色、金沙:“时间变得悠长,无穷无尽,是个金色的沙漠,浩浩荡荡一无所有,只有嘹亮的音乐……她不过陪他多走一段路。在金色梦的河上划船,随时可以上岸。”不知道是同一个美学记忆,还是张爱玲1975年写小说时,也看过胡兰成1950 年代的《今生今世》。


三、都市男女的道德困境

在小说《封锁》里,吕宗桢和吴翠远,是银行会计师与大学女助教,都属于社会中上层,他们坐电车也是坐头等座,看上去很幸福,生活规规矩矩。
要不是因为封锁,他们连考虑自己苦恼的时间都没有。作家为了让这两个很正经的都市人跳出各自的生命轨道,做一次哪怕是短暂的精神冒险,就设计了警报封锁这么一个特殊的布景。

但是还不够,因为车上大部分的人即使在那里干坐,他们也做不了什么事情,好人还是好人,所以还要为他们的接近制造一些临时的、特别的理由。

原来吕宗桢看到三等车厢那里过来一个他认识的人,他太太的姨表妹的儿子。这个人莫名其妙想追吕宗桢13 岁的女儿,所以吕先生很怕见到这个上进青年,为了逃避他,就急忙地换到对面的座位,也就是说突然坐在吴翠远的身边,不料这突然换座却引来良家妇女的多心,以为这男人对自己有意思。
其实开始,男主角并不怎么喜欢这个女的,他这样描写:“她的手臂,白倒是白的,像挤出来的牙膏。她的整个的人像挤出来的牙膏,没有款式。”
但是即便这样,他为了摆脱目前的困境,假装调情,也会花言巧语,说上车的时候,看到一张广告纸的破处,看到了她的下巴,之后才看到眼睛、眉毛、头发,像是一张一张的特写,拆开来一部分一部分地看,她也未尝没有一种风韵。
翠远笑了,她觉得这个男人,“不很诚实也不很聪明,但是一个真的人!她突然觉得炽热、快乐,她背过脸去,细声道:‘ 这种话,少说些罢!’”大概这女的平常太正经、太模范,所以男人这种轻薄的话很少有人会对她说,现在莫名其妙地被人这么一说,她反而有感觉了。
一边是假装调情,另一边却入戏了,接下来两人就聊哪里毕业、读什么学科,男的就抱怨工作无聊,而且照例世上有了太太的男人,似乎都是急切需要别的女人的同情,而且说着说着宗桢也自我感动流露真情了。“我简直不懂我为什么天天到了时候就回家去。回哪儿去?实际上我是无家可归的。”
然后摘下眼镜,不知为什么,突然讲了这么多心事,“ 平时,他是会计师,他是孩子的父亲,他是家长,他是车上的搭客,他是店里的主顾,他是市民。可是对于这个不知道他底细的女人,他只是一个单纯的男子”。

在这封锁的电车中,一对不相识的男女,急速进入了情感关系。吕先生甚至说自己打算重新结婚,而且说来很矛盾,他打算重新结婚,但并不准备离婚,是为了孩子。当他讲这些话的时候,看看女方还没表示太强烈的反感,吕先生索性还问起翠远的年龄,回答25 岁,然后女人也不觉得吕先生35岁年纪太大。
男的说你家里一定会反对吧?“翠远抿紧了嘴唇。她家里的人——那些一尘不染的好人——她恨他们!他们哄够了她。他们要她找个有钱的女婿,宗桢没有钱而有太太——气气他们也好!气!活该气!”
好在刚刚留了电话,封锁开放了。“ 一阵欢呼的风刮过这大城市,电车当当当往前开了。宗桢突然站起身来,挤到人丛中,不见了。”这时候叙事角度完全坠落到女人的视线上:奇怪,刚才说的那么好,差不多要谈婚(发昏)论嫁了,但是现在电车一开,男的就不见了。翠远烦恼地合上了眼,想着如果以后通电话,她还会怎么管不住自己。
不料,“电车里点上了灯,她一睁眼望见他遥遥坐在他原来的位子上”。这男人没有走开,他只是回到他原来的位子上。“ 她震了一震——原来他并没有下车去!她明白他的意思了:封锁期间的一切,等于没有发生。整个的上海打了个盹,做了个不近情理的梦。”

这个回到座位的结尾是整个小说最震撼的一个点。《狂人日记》需要一个罕见的例外,主角得了精神病才能见出普通人的礼教吃人的情况。《封锁》也要一个罕见的例外,空袭封锁才能见到都市男女的道德困境。最后,狂人病好了,重新去做官;封锁解除了,男人回到自己原来好人的位子上。

除了这些文学上的意义以外,胡兰成从躺椅上坐起来时,他还看到了什么呢?他看到一个女作家或者说一个女人,对中年男人心思处境的一种独到的了解跟同情。
已婚,不是最大的问题;年龄,也不是最大的问题。胡兰成看完《封锁》,就去设法认识张爱玲。


今日活动


你最欣赏张爱玲的哪篇小说(或散文)?在留言区为大家分享一下你的独家心得吧,今天的主题图书《许子东细读张爱玲》!此外,本书限时读者~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秒杀吧!

扫码跳转购买页面,先填写发票,再支付

地址栏下方留言栏填写 Email、抬头、税号

如有多笔订单,均需上述填写,谢谢合作


作者简介  · · · · · ·

许子东,香港岭南大学中文系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紫江讲座教授,著作有《郁达夫新论》《吶喊与流言》《为了忘却的集体记忆》《张爱玲的文学史意义》《许子东讲稿》(三卷)《许子东现代文学课》等十四种。曾参与《锵锵三人行》等谈话节目。

目录  · · · · · ·

前 言 i
第1 章 东方主义与长三堂子 1
第2 章 以实写虚与物化苍凉 21
第3 章 张爱玲的父亲和母亲 37
第4 章 论七巧 66
第5 章 《倾城之恋》中的上海与香港 96
第6 章 《倾城之恋》与五四爱情小说模式 116
第7 章 读《封锁》 136
第8 章 “ 胡说”张爱玲 155
第9 章 《红玫瑰与白玫瑰》 167
第10 章 雌雄同体的《茉莉香片》 196
第11 章 “ 人艰不拆”的《留情》 206
第12 章 散文:“ 张看”与“ 私语” 224
第13 章 散文中的文学观与历史观 241
第14 章 从上海到香港 257
第15 章 张爱玲在美国 272
第16 章 《小团圆》与晚期风格 294收听超200万次


本文转载自:北京大学出版社本文推广:语言学通讯、翻译学通讯

国外进口原版学术著作代购 联系王老师 13501892122

支持对公转账、开具电子发票

欢迎私人订制,随时询价

专著推荐 | 读一部旅行文学,来一次文学旅行:张德明《旅游文学十讲》

专著推荐 | 如何从认知诗学与文化视角研究儿童文学?(12卷本)

专著推荐 | 申丹《双重叙事进程研究》

专著推荐 | 赵毅衡《当说者被说的时候:比较叙述学导论》

专著推荐 | 季进《另一种声音:海外汉学访谈录(增订版)》

专著推荐 | 国家出版基金项目《19世纪西方文学思潮研究》(共六卷)

专著推荐 | 《德利罗四部小说中的体育叙事研究》

专著推荐 | 国际畅销非虚构文学作品:《走向伊斯法罕》

专著推荐 | 《德利罗四部小说中的体育叙事研究》

专著推荐 | 黄建香:《源氏物语》与中国文化

专著推荐 | 认知诗学经典读本Cognitive Poetics(修订版)

专著推荐 | 女性主义与文学研究

专著推荐 | 傅修延《趣味叙事学》

为你读诗 | 曹明伦主编英汉对照《英诗金库》

专著推荐 | 张欧:评价理论视角下的《捕蝶者》

专著推荐丨李维屏、张琳 等:《美国文学思想史》

专著推荐 | 李维屏、张群等《美国文学专史系列研究:美国短篇小说史》

专著推荐 | 李维屏 《美国文学专史系列研究:美国女性小说史》

专著推荐 | 刘建军主编《百年来欧美文学“中国化”进程研究》国家社科重大成果 六卷本

专著推荐 | 孟昭毅 《比较文学主题学》

专著推荐 | 王楠:《美国性别批评理论研究》

专著推荐 | 聂珍钊 文学伦理学批评系列丛书(5卷本 国家社科重大项目成果)

专著推荐 | 文学研习丛书:从基础“学习”迈向深入“研究”

专著推荐 | 如何使用精神分析法研究小说与电影?

专著推荐 | 浓缩的文学百科辞典:原版文学核心概念丛书(9种)

专著推荐 | 《欧美生态文学(第三版)》

专著推荐 | 《漫长的星期六——斯坦纳对话录》

专著推荐 | 《无用的文学:卡夫卡与中国》

专著推荐 | 到底谁是“迷惘的一代”?杨早:《对决人生:解读海明威》

专著推荐 | 文学史上永远无法侦破的悬案:艾米莉·狄金森遁世的真相| 《三种爱:勃朗宁夫人、狄金森与乔治·桑》

专著推荐 | 钱锁桥:《林语堂传:中国文化重生之道》

专著推荐 | 北大陈平原《千古文人侠客梦》(増订版)

专著推荐 | 徐有志、贾晓庆、徐涛《叙述文体学与文学叙事阐释》

专著推荐 | 陈思和《中国现当代文学名篇十五讲》(第二讲)

专著推荐 | 邢春丽:《澳大利亚原住民小说与非原住民小说的历史批评研究》

专著推荐 | 张学昕《小说的魔术师:当代短篇小说文本细读》

专著推荐 | 申丹教授 《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第四版)

专著推荐 | 惠海峰:《英国经典文学作品的儿童文学改编研究》

专著推荐 |  北京大学陈平原《中国小说小史》、《中国散文小史》

专著推荐 | 新世纪英语语言文学界面研究丛书(6种)

专著推荐 | 陈晓明 张晓琴:《全球视野下的贾平凹》

专著推荐 | 陈昶 刘天艺 陈思和:《全球视野下的巴金》

专著推荐 | 周刚、陈思和、张新颖:全球视野下的沈从文

专著推荐 | 全球视野下的莫言

专著推荐 | 中西比较哲学家罗思文、安乐哲眼中的儒家文化

专著推荐 | 华媛媛、李家銮. 20世纪美国生态文学对中国道家思想的接受

专著推荐 | 《隐喻修辞:<红楼梦>语言新视野》专著推荐 | 殷贝《多丽丝·莱辛“太空小说”中的概念隐喻与新型乌托邦寓言》专著推荐  | 傅修延 《听觉叙事研究 》专著推荐 | 潘红 《哈葛德小说在晚清:话语意义与西方认知》

专著推荐 | 唐莹《玛丽琳·罗宾逊小说的伦理研究》

专著推荐 | Susan Bassnett 《翻译与世界文学》

专著推荐 | 王建开《中国当代文学作品英译的出版与传播》

专著推荐 | 带你了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典文学

专著推荐 | 唐伟胜、刘贞《什么是自然主义文学》

专著推荐 | 朱振武《新文科理念下美国文学专题九讲》

专著推荐 | 《视觉、权力与身体:尤多拉·韦尔蒂作品中的凝视机制研究》

专著推荐 | 袁洪庚《中外文学中“罪”研究》




大师身边宜聆教

未名湖畔好读书


一篇小说改变了张爱玲的命运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翻译学通讯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